金沙草的功效_金沙草的用量和禁忌_金沙草的性味归经

中药材 金沙草

汉语拼音:Jīn Shā Cǎo 别名:牛吊西、曲须、扫把藤、斑鸠窝、须须药、软筋藤 性味:甘;微苦;寒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金沙草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金沙草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出处③:

摘录:《中华本草》

别名:牛吊西、曲须、扫把藤、斑鸠窝、须须药、软筋藤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godium microphyllum(Cav.)R.Br.[L.scandens auct.non(L.)Sw.;Ophioglossum scandens L.]

药材基源:为海金沙科植物小叶海金沙的全草及孢子。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打下孢子,晒干。

汉语拼音:Jīn Shā Cǎo

原形态:植株蔓生、攀援,茎纤细,长达5-7m。叶薄草质,近二型;二回羽状,羽片多数,相距约7-9cm着生,羽片对生于叶轴的短枝上,短枝顶端密生红棕色毛;营养羽片生于叶轴下部,长圆形,长7-8cm,宽4-7cm,单数羽状,或顶生小羽片有时二叉;小羽片4对,互生,具短柄,柄端有关节;卵状三角形或长圆形,基部心形,边缘有齿;叶脉三出,小脉二至三回分叉;孢子羽片长圆形,长8-10cm,宽4-6cm,常为单数羽状;小羽片9-11片,互生,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长1.5-3cm,宽1.5-2cm。孢子囊穗线形,黄褐色,排列于叶缘,有孢子囊5-8对。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10-150m的溪边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甘;微苦;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煎汤洗。

功效与作用:清热;利湿;舒筋活络;止血。主尿路感染;尿路结石;肾炎水肿;肝炎;痢疾;目赤肿痛;风湿痹痛;筋骨麻木;跌打骨折;外伤出血

摘录出处④: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金沙草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

发表回复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