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猪蹄甲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猪蹄甲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猪蹄甲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中华本草》
别名:猪悬蹄、猪悬蹄甲、猪蹄合子、猪爪甲、猪退
英文名:Pig's toenail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us scrofa domestica Brisson
药材基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蹄甲。
采收和储藏:宰杀后,刮去猪毛,剁下蹄甲,洗净晾干。
汉语拼音:Zhū Tí Jiǎ
原形态:猪的品种繁多,达150多种,形态也有差异基本特微是:躯体肥胖,头大。鼻与口吻皆长略向上屈。眼小。耳壳有的大而下垂,有的较小而前挺。四肢短小,4趾,前2趾有蹄,后2趾有悬蹄。颈粗,项背疏生鬃毛。尾短小,末端有毛丛。毛色有纯黑、纯白或黑白混杂等。
生态环境:杂食性家养物畜,繁殖力强,孕期约4个月。
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性状鉴别:性状鉴别 本品呈三角锥体状或鞋头状,有时两个相连,底部较平坦,呈三角形;长4-10.5cm,高3-3.5cm;蹄壁厚薄不一,蹄尖部(蹄关壁)最厚,3-4mm,向后方渐薄,蹄后部(蹄题壁和蹄侧壁)厚约2mm左右,蹄线处最薄,呈薄膜状, 0.10-0.25mm。黄白色或黑褐色。外表面平滑或粗糙,有光泽,蹄甲尖部上倒具角质轮纹和细密纵线纹,老者用质轮纹呈开裂状;后端具细密纵条线纹,周边蹄练外翻或内卷,可见毛孔及残留猪毛。蹄底部呈圆三角形,前端为三角形的角质底,较平坦,蹄底边缘宽1-4.2mm,由蹄壁及蹄
性味:味咸;性微寒
用法用量:内服:烧灰研末,每次3-9g;或入丸、散剂。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功效与作用:化痰定喘;解毒生肌。主咳嗽喘息;肠痈;痔漏;疝气偏坠;白秃疮;冻疮
各家论述:1.《本经》:主五痔,伏热在肠,肠痈内蚀。
2.《本经逢原》:治目疾外障。
归经:胃;大肠经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附方:①治久咳嗽喘息:猪蹄合子四十九枚(黑者,永浸洗净),天南星一枚(大者锉),款冬花(带蕊者末)半两。上三味,用瓶子一枚,铺猪蹄合子在内,上以天南星匀盖之,合了,盐泥赤石脂固济火股,白烟出为度,候冷取出,入款冬花未并麝香一分,龙脑少许,同研。每服一钱匕,食后煎桑根白皮汤调下。(《圣济总录》黑金散)②治诸痔:猪悬蹄甲不拘多少,烧存性,为未,陈米汤调二钱,空心服。(《仁斋直指方》猪甲散)③治牡痔主鼠乳,肛门痒痛,触着有脓血出不绝:猪悬蹄壳(烧成灰、研)一两,水银三大豆许。上二味,先取水银,用蒸枣肉二枚,研匀,次入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呈三角锥体状或鞋头状,有时两个相连,底部较平坦,呈三角形;长4-10.5cm,高3-3.5cm;蹄壁厚薄不一,蹄尖部(蹄关壁)最厚,3-4mm,向后方渐薄,蹄后部(蹄题壁和蹄侧壁)厚约2mm左右,蹄线处最薄,呈薄膜状, 0.10-0.25mm。黄白色或黑褐色。外表面平滑或粗糙,有光泽,蹄甲尖部上倒具角质轮纹和细密纵线纹,老者用质轮纹呈开裂状;后端具细密纵条线纹,周边蹄练外翻或内卷,可见毛孔及残留猪毛。蹄底部呈圆三角形,前端为三角形的角质底,较平坦,蹄底边缘宽1-4.2mm,由蹄壁及蹄白线两部分构成,其上可见密集突起的角小叶条纹;后端为半椭圆形的角质球,具皱纹及密集凸起小点。内表面上部前端及两侧壁具密集纵向排列的用小叶,用小叶宽1.2-2.3mm;蹄底部具密集圆点状凹陷及条状血丝斑纹。角质,半透明或微透明状,质坚韧,不易折断,折断面不整齐,断面显角质样光泽或纤维性;气腥,味成。
炮制:《千金·食治》:酒浸半日,炙焦用之。
摘录出处③:
摘录:《辞典》
别名:猪悬蹄(《本经》),猪悬蹄甲(《千金・食治》),猪蹄合子(《圣济总录》),猪爪甲(《普济方》),猪退(《纲目》)。
药材基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蹄甲。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猪肉条。
性味:咸,平。
①《本经》:平。
②《药对》:微寒。
③《纲目》:咸,平,无毒。
用法用量:内服:烧灰研末。外用:研末调敷。
功效与作用:治咳嗽喘息,痔疮;白秃,冻疮。
①《本经》:主五痔,伏热在肠,肠痈内蚀。
②《本经逢原》:治目疾外障。
归经:《本草经疏》:入手、足阳明经。
出处:《纲目》
附方:①治久咳嗽喘息:猪蹄合子四十九枚(黑者,水浸洗净),天南星一枚(大者锉),款冬花(带蕊者末)半两。上三昧,用瓶子一枚,铺猪蹄合子在内,上以天南星匀盖之,合了,盐泥赤石脂固济火煅,白烟出为度,候冷取出,入款冬花末并麝香一分,龙脑少许,同研。每服一钱匕,食后煎桑根白皮汤调下。(《圣济总录》黑金散)
②治诸痔:猪悬蹄甲不拘多少,烧存性,为末,陈米汤调二钹,空心服。(《仁斋直指方》猪甲散)
③治牡痔生鼠乳,肛门痒痛,触着有脓血出不绝:猪悬蹄壳(烧成灰、研)一两,水银三大豆许。上二味,先取水银,用蒸枣肉二枚,研匀,次入蹄壳灰,拌和为丸,如鸡头实大。先以盐汤洗下部,纳一丸,夜卧时再用,以瘥为度。(《圣济总录》猪蹄灰丸)
④治小儿白秃:猪蹄甲七个,每个入白矾一块,枣儿一个,烧存性,研末,入轻粉、麻油调搽。(《纲目》)
⑤治冻烂疮:猪后悬蹄一味,烧为灰,研细,以猪脂和敷之。(《圣济总录》猪蹄膏)
摘录出处④:
摘录:《中药大辞典》
别名:猪悬蹄(《本经》),猪悬蹄甲(《千金·食治》),猪蹄合子(《圣济总录》),猪爪甲(《普济方》),猪退(《纲目》)。
药材基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蹄甲。
汉语拼音:Zhū Tí Jiǎ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猪肉"条。
性味:咸,平。
用法用量:内服:烧灰研末。外用:研末调敷。
功效与作用:治咳嗽喘息,痔疮;白秃,冻疮。
归经:《本草经疏》:"入手、足阳明经。"
出处:《纲目》
附方:①治久咳嗽喘息:猪蹄合子四十九枚(黑者,水浸洗净),天南星一枚(大者锉),款冬花(带蕊者末)半两。上三昧,用瓶子一枚,铺猪蹄合子在内,上以天南星匀盖之,合了,盐泥赤石脂固济火煅,白烟出为度,候冷取出,入款冬花末并麝香一分,龙脑少许,同研。每服一钱匕,食后煎桑根白皮汤调下。(《圣济总录》黑金散)
炮制:《千金·食治》:"酒浸半日,炙焦用之。"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猪蹄甲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