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乳的功效_牛乳的用量和禁忌_牛乳的性味归经

中药材 牛乳

汉语拼音:Niú Rǔ 别名:牛、水牛 性味:甘,平。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牛乳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牛乳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辞典》

药材基源: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乳汁。

性味:甘,平。
①《别录》:微寒。
②《千金・食治》:味甘,微寒,无毒。
③《唐本草》:性平。

用法用量:内服:煮沸。

功效与作用:补虚损,益肺胃,生津润肠。治虚弱劳损,反胃噎膈,消渴,便秘。
①《别录》:补虚赢,止渴下气。
②《千金・食治》:入生姜、葱白,止小儿吐乳。补劳。
③《本草拾遗》:黄牛乳,生服利人,下热气,冷补,润肌止渴;和蒜煎三、五沸食之,主冷气,痃癖,羸瘦。
④《日华子本草》:润皮肤,养心肺,解热毒。
⑤《滇南本草》:水牛乳,补虚弱,止渴,养心血,治反胃而利大肠。
⑥《纲目》:治反胃热哕,补益劳损,润大肠,治气痢,除疸黄,老人煮粥甚宜。

用药禁忌:脾胃虚寒作泻,中有痰湿积饮者慎服。
①《本草拾遗》:与酸物相反,令人腹中Y结。
②《本草经疏》:脾湿作泄者不得服。
③《本草汇言》:膈中有冷痰积饮者,忌之。

归经:①《要药分剂》:入心、肺二经。
②《本草再新》:入肺、胃二经。

出处:《本草经集注》

附方:①治大病后不足,万病虚劳:黄牛乳一升。以水四升,煎取一升。如人饥,稍稍饮之,不得过多。(《千金方》)
②治翻胃:牛乳一盏,韭菜汁二两。用生姜汁半两,和匀温服。(《丹溪心法》)
③治小儿哕:牛乳、生姜汁各五合。煎取五合,分为二服。(《千金方》)
④治消渴,心脾中热,下焦虚冷,小便多,渐羸瘦:生羊、牛乳,渴即次三、四合。(《广利方》)
⑤治风毒脚弱,痹满上气:好硫黄三两(末之),牛乳五升。先煮乳水五升,仍内硫黄,煎取三升,一服三合。亦可直以乳煎硫黄,不用水也。(《补缺肘后方》)

摘录出处③:

摘录:《中华本草》

别名:牛、水牛

英文名:milk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2.Bubalusbubalis Linnaeus.

药材基源:为母牛乳腺中分泌的乳汁。现食用的牛乳素普通牛种经高度选育而成的专门乳用品种如黑白花牛等产的乳汁。

采收和储藏:取奶牛乳汁,消毒后鲜用或冷藏。

化学成分:牛乳的化学组成分因牛的种类、年龄、饲养方法、采乳时间、生活及健康状况、气温的不同而异。据分析,每100g牛乳约含水分87g,蛋白质3.1g,脂肪3.5g,碳水化物6g,灰分0.7g;钙120mg,磷90mg,铁0.1mg;硫胺素(thiamine)0.04mg,核黄素(riboflavine)0.13mg,烟酸(nicotinic acid)0.2mg,抗坏血酸(scorbic acid)1mg,维生素(vitamine)A140u。

汉语拼音:Niú Rǔ

原形态:1.黄牛,体第1.5-2m,体重一般在280kg左右。体格强壮结实,头大额广,鼻阔口大,上唇上部有两个大鼻孔,基间皮肤硬而光滑,无毛,称为鼻镜。眼、耳都较大。头上有角1对,左右分开,角之长短、大小随品种而异弯曲无分枝,中空,内有骨质角髓。四肢匀称,4路,均有蹄甲,其后方2趾不着地,称悬蹄。尾较长,尾端具丛毛,毛色大部分为黄色,无杂毛掺混。
2.水牛,体比黄牛肥大,长达2.5m以上。角较长大面扁,上有很多工发纹,颈短,腰腹隆凸。四肢较短,蹄较大。皮厚无汗腺,毛粗而短,体前部较密,后背及胸腹各部较疏。体色大多灰黑色,但亦有黄褐色或白色的。

生态环境:1.其性格温驯,生长较快。食植物性饲料。

资源分布:1.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2.全国大部分地区均饲养,以南方水稻田地区为多。

性味:味甘;性微寒

用法用量:内服:煮饮,适量。

功效与作用:补虚损;益肺胃;养血;生津润燥;解毒。主虚弱劳损;反胃噎膈;消渴;血虚便秘;气虚下痢;黄疸

各家论述:1.《别录》:补虚赢,止渴下气。
2.《千金・食治》:入生姜、葱白,止小儿吐乳。补劳。
3.《本草拾遗》:黄牛乳,生服利人,下热气,冷补,润肌止渴;和蒜煎三、五沸食之,主冷气,痃癖,赢瘦。
4.《日华子本草》:润皮肤,养心肺,解热毒。
5.《滇南本草》:水牛乳,补虚弱,止渴,养心血,治反胃而利大肠。
6.《纲目》:治反胃热哕,补益劳损,润大肠,治气痢,除疸黄,老人煮粥甚宜。
7.朱震亨:反胃噎嗝,大便燥结,宜牛、羊乳时时咽之,并服四物汤为上策。
8.《本草

用药禁忌:脾胃虚进作泻中有冷痰积饮者慎服。

归经:心;肺;胃经

出处:出自《本草经集注》。
1.《唐本草》:牛乳性平,生饮令人利,热饮令口干,微似温。
2.《纲目》:乳煎荜茇,治痢有效。盖一寒一热,能和阴阳耳。按《独异志》云:气痢,用牛乳半斤,荜茇三钱,同煎减半,空腹顿服。

注意:脾胃虚进作泻中有冷痰积饮者慎服。

摘录出处④:

摘录:《中药大辞典》

药材基源: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乳汁。

汉语拼音:Niú Rǔ

性味:甘,平。

用法用量:内服:煮沸。

功效与作用:补虚损,益肺胃,生津润肠。治虚弱劳损,反胃噎膈,消渴,便秘。

归经:①《要药分剂》:"入心、肺二经。"

出处:《本草经集注》

附方:①治大病后不足,万病虚劳:黄牛乳一升。以水四升,煎取一升。如人饥,稍稍饮之,不得过多。(《千金方》)

注意:脾胃虚寒作泻,中有痰湿积饮者慎服。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牛乳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

发表回复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