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稻根须的功效_糯稻根须的用量和禁忌_糯稻根须的性味归经

中药材 糯稻根须

汉语拼音:Nuò Dào Gēn Xū 别名:稻根须(《药材资料汇编》),糯稻根(《江苏植药志》)。 性味:甘,平。
①《本草再新》:味甘辛,性平,无毒。
②《中国医学大辞典》:甘,寒,无毒。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糯稻根须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糯稻根须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辞典》

别名:稻根须(《药材资料汇编》),糯稻根(《江苏植药志》)。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稻(糯稻)的根茎及根。稻子收割后采挖。除去残茎,洗净,晒干。

性状鉴别:干燥的根茎及根,簇生成卵形或半圆形的团块,根茎呈圆锥形,黄棕色,极短,长至1厘米,直径3~6毫米,上端留有圆形中空的茎基,其周围有叶鞘部分,四周密生无数的须根;须根长10~15厘米,粗约1毫米,外表棕黄色或黄白色,有稀疏的纵皱纹,有时生有极微细的支根。很柔软,韧曲,断面为黄白色。具微臭,味淡。以干燥、根长、黄棕色、无茎叶者为佳。

性味:甘,平。
①《本草再新》:味甘辛,性平,无毒。
②《中国医学大辞典》:甘,寒,无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功效与作用:益胃生津,退虚热,止盗汗。
①《本草再新》:补气化痰,滋阴壮胃,除风湿。治阴寒,安胎和血,疗冻疮、金疮。
②《中国医学大辞典》:养胃,清肺,健脾,退虚热。
③《药材资料汇编》:止盗汗。
④《药材学》:补肺健脾,养胃津。

归经:《本草再新》:入肝、肺、肾三经。

出处:《本草再新》

附方:止渴,止虚汗:糯稻根烧灰浸水饮。(《江苏植药志》)

摘录出处③:

摘录:《中药大辞典》

别名:稻根须(《药材资料汇编》),糯稻根(《江苏植药志》)。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稻(糯稻)的根茎及根。稻子收割后采挖。除去残茎,洗净,晒干。

汉语拼音:Nuò Dào Gēn Xū

性味:甘,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功效与作用:治疗马来丝虫病

归经:《本草再新》:"入肝、肺、肾三经。"

出处:《本草再新》

附方:止渴,止虚汗:糯稻根烧灰浸水饮。(《江苏植药志》)

性状:干燥的根茎及根,簇生成卵形或半圆形的团块,根茎呈圆锥形,黄棕色,极短,长至1厘米,直径3~6毫米,上端留有圆形中空的茎基,其周围有叶鞘部分,四周密生无数的须根;须根长10~15厘米,粗约1毫米,外表棕黄色或黄白色,有稀疏的纵皱纹,有时生有极微细的支根。很柔软,韧曲,断面为黄白色。具微臭,味淡。以干燥、根长、黄棕色、无茎叶者为佳。

摘录出处④: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糯稻根须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

发表回复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