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臭梧桐子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臭梧桐子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臭梧桐子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中华本草》
别名:凤眼子、矮桐子、岩桐子
英文名:Fruit of Harlequin Glorybower
药材基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海州常山的果实或带宿萼的果实。
汉语拼音:Chòu Wú Tónɡ Zǐ
原形态:海州常山,灌木或小乔木,高1.5-10m。幼枝、叶柄及花序等多少被黄褐色柔毛或近无毛;老枝灰白色,有皮孔,髓部白色,有淡黄色薄片横隔。单叶对生;叶柄长2-8cm;叶片纸质,宽卵形、卵形、卵状椭圆形或三角状卵形,长5-17cm,宽5-14cm,先端尖或渐尖,基部宽楔形至楔形,偶有心形,全缘或具波状齿,两面疏生短毛或近无毛;侧脉3-5对。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或腑生,疏散,通常二歧分枝,花序长8-18cm,花序梗长3-6cm,具椭圆形叶状苞片,早落;花萼幼时绿白色,后紫红色,基部合生,中部略膨大,具5棱,先端5深裂,裂片三角状披针形或卵形;花冠白色或带粉红色,花冠管细,先端5裂,裂片长椭圆形;雄蕊4,与花柱同伸出花冠外。核果近球形,径6-8mm,包于增大的宿萼内,熟时蓝紫色。花、果期6-11月。
资源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灌丛中。
性味:味苦;微辛;性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捣敷。
功效与作用:祛风;止痛;平喘。主风湿痹痛;牙痛;气喘
归经:肺;肝经
出处:出自《岭南采药录》
附方:①治气喘及风湿痛:臭梧桐花(带宿萼的果实)三至五钱。水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②止牙痛:臭梧桐子,捣烂,和灰面、胡椒末共煎讲,贴花腮边。(《岭南采药录》)
摘录出处③:
摘录:《中药大辞典》
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臭梧桐的果实或带宿萼的果实。
汉语拼音:Chòu Wú Tónɡ Zǐ
用法用量:内脏:煎汤,3~5钱。外用:敷贴。
功效与作用:《上海常用中草药》:"祛风湿,平喘。"
出处:《岭南采药录》
附方:①治气喘及风湿痛:臭梧桐花(带宿萼的果实)三至五钱。水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摘录出处④: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臭梧桐子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