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冬菇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冬菇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冬菇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出处③:
摘录:《中华本草》
别名:构菌、金钱菌、毛脚金钱菌、冻菌、朴菰、冬蘑、金针菇、朗夏
药材基源:药材基源:为白蘑科真菌冬菇的子实体。
化学成分:含维生素D2,氨基酸,植物血凝素(lectin),甲壳质(chitin),N-乙酰氨基葡萄糖(N-acetylglu-cosamine),多糖(polysaccharide),脂肪酸,其组成主要有油酸(ole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牛磺酸(taurine),香菇嘌呤(eritadenine)。甾体成分有:5,8,22-麦角甾三烯-3β-醇(ergosta-5,8,22-trien-3β-ol),麦角甾醇(ergosterol),7,22-麦角甾二烯-3β-醇(ergosta-7,22-dien-3β-ol),5,7-麦角甾二烯-3β-醇(er-gosta-5,7-dien-3β-ol)。还含细胞溶解毒素:细胞溶素(lysin)及冬菇细胞毒素(flammutoxin)。
汉语拼音:Dōnɡ Gū
原形态:菌盖肉质,宽2-7cm。扁半球形,后渐平展,往往不正形;盖面湿时甚粘,淡黄褐色或黄褐色,中部深肉桂色,边缘乳黄色,无毛,平滑;盖缘初时内卷,后波状或上翘。菌肉较厚,白色或稍带黄色,味美。菌褶弯生,密至稍稀,幅宽,不等长,白色至乳白色或稍带黄色。菌柄长5-8cm,粗5-8mm,圆柱形,韧,表皮脆骨质,内部纤维质,松软基部往往伸长似假根并紧靠一起,顶部黄色,向下有密的黄褐色至深黑褐色短绒毛。孢子印白色。囊状体少,散生,梭形至棒状,(40-55)μm×(10-12)μm。
资源分布:生态环境:生于阔叶树枯干、倒木和伐桩上。
性味:甘;咸;性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50g。
功效与作用:补肝;益肠胃;抗癌。主肝病;胃肠道炎症;溃疡;癌症。
性状:性状鉴别 菌盖肉质,半球形或扁平状,中央下凹,直径2-4cm,黄褐色或栗壳色,有光泽。菌肉类白色或淡棕色。菌褶较疏,长短不一,白色或象牙色。菌柄圆柱形,稍弯曲,长5-8cm,直径5-8mm,上部黄褐色,下部密生黑褐色绒毛,脆骨质,内部松软。气微,味淡。
摘录出处④: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冬菇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