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米饭花果

汉语拼音:Mǐ Fàn Huā Guǒ 性味:《贵州民间药物》:性平,味甘。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米饭花果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米饭花果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中华本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accinium mandarinorum Diels[V.hangchouense(Matsuda)Komatsu;V.sprengelii(G.Don)Sleumer;Pieris longicornus Levl.et Van.]

药材基源:为杜鹃药科植物江南越橘的果实。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

汉语拼音:Mǐ Fàn Huā Guǒ

原形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1-4m。幼枝有时被短柔毛,老枝紫褐色或灰褐色,无毛。叶柄长3-8mm,无毛或被微柔毛,叶片厚革质,卵形或长圆披针形,长3-9cm,宽1.5-3cm,宽1.5-3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至钝圆,边缘有细锯齿,两面无毛,或有时在表面沿中脉被微柔毛。总状花序腋生或生枝顶叶腋,有多数花;小苞片2,着生花梗中部或近基部,线状披针形或卵形;花梗纤细,长(2-)4-8mm,无毛或被微毛;萼筒无毛,萼齿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或半圆形;花冠白色,有时带淡红色,微香;筒状或筒状坛形,长6-7mm,外面无毛,内面无毛,内面有微毛,裂齿三角形或狭三角形,直立或反折;雄蕊内藏,药室背面有短距,花丝扁平,密被毛;花柱内藏或微伸出花冠。浆果,熟时紫黑色,无毛。花期4-6月,果期6-10月。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80-1600m的山坡灌丛或杂木林中或路边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甘;性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15g。

功效与作用:消肿散瘀。主全身浮肿;跌打肿痛

各家论述:1.《贵州民间药物》:消肿。治全身浮肿。
2.《广西药植名录》:散瘀消肿。治跌打,全身浮肿;又能拔弹、去砂。

出处: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摘录出处③:

摘录:《中药大辞典》

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米饭花的果实。夏、秋采收。

汉语拼音:Mǐ Fàn Huā Guǒ

原形态:米饭花(《植物名实图考》),又名:珍珠花(《植物名实图考》),夏菠、羊豆饭、小三条筋子树。

资源分布:多生于灌木林中。分布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湖南、湖北、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贵州民间药物》:"性平,味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

功效与作用:①《贵州民间药物》:"消肿。治全身浮肿"。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摘录出处④:

摘录:《辞典》

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米饭花的果实。夏、秋采收。

原形态:米饭花(《植物名实图考》),又名:珍珠花(《植物名实图考》),夏菠、羊豆饭、小三条筋子树。
常绿灌木,高可达2米,平滑无毛。叶互生,倒卵状披针形,或卵状椭圆形,长5~8厘米,宽1.2~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稍圆或阔楔形,边缘具细小锯齿,革质,无毛,叶柄短。总状花序腋生,长3~7厘米,常数花序集生于枝端;苞片披针形,早落;萼筒钟形,5齿裂;花冠白色,筒状卵形,长6~8毫米,先端5浅裂;雄蕊10,花药有芒状附属物2枚;子房下位。浆果球形,径约5毫米。花期4月。果期7月。

资源分布:多生于灌木林中。分布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湖南、湖北、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贵州民间药物》:性平,味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

功效与作用:①《贵州民间药物》:消肿。治全身浮肿。
②《广西药植名录》:散瘀消肿。治跌打,全身浮肿;又能拔弹、去砂。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米饭花果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