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自消容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自消容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自消容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辞典》
别名:十字珍珠草(《本草求原》),自消融、通心草、大金不换(《岭南采药录》),通心蓉(《广东中药》)。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大猪屎豆的茎叶。夏、秋季采收。
原形态:大猪屎豆,又名:凸尖野百合。
亚灌木状草本,高1~2米。茎、枝被绢毛。单叶,大,质薄,矩圆形,有时为倒披针状矩圆形,长5~12厘米,宽2~2.5厘米,先端有小尖头,基部楔形,上面秃净,下面有绢质短柔毛;托叶小,锥尖,宿存。总状花序疏散,有花20~30朵,长达30厘米;小苞片2,线状披针形;花柄与萼等长;萼长8~12毫米,被绢质柔毛,萼管短,5深裂,裂齿披针形;花冠蝶形,金黄色,长1.8厘米,旗瓣圆形,翼瓣较短,龙骨瓣与翼瓣等长,极内弯,有喙;雄蕊10,单体,花药两型;雌蕊1,花柱长。荚果矩圆形,长4~5厘米,秃净,有柄。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本植物的根(自消容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资源分布:我国南部有栽培。分布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台湾等地。产于广东。
性状鉴别:干燥的枝直径约4~8毫米,有稍凸起之纵棱。叶多破碎,上面为灰褐色或灰绿色,背面灰色。枝上尚可见到宿存的小托叶,色黄,贴伏于叶柄下两旁。气微,味淡。以叶多,完整,干燥者为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功效与作用:治咳嗽吐血,肿胀,牙痛,小儿头疮。
①《牛草药性备要》:治肿胀,敷大恶疮。
②《本草求原》:消疮毒,专治小儿头疮成堆,煎水洗,或为末用油搽。
③《岭南采药录》:治牙痛,取其叶约十片,与咸鸡蛋一枚,同煎浓,加盐少许饮之:外敷消肿胀,
④《生草药手册》:治热咳吐血,水肿,小儿皮色黄瘦。
出处:《生草药性备要》
摘录出处③:
摘录:《中药大辞典》
别名:十字珍珠草(《本草求原》),自消融、通心草、大金不换(《岭南采药录》),通心蓉(《广东中药》)。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大猪屎豆的茎叶。夏、秋季采收。
化学成分:含野百合碱2~3%。
汉语拼音:Zì Xiāo Rónɡ
原形态:大猪屎豆,又名:凸尖野百合。
资源分布:我国南部有栽培。分布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台湾等地。产于广东。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功效与作用:①治疗白血病
出处:《生草药性备要》
性状:干燥的枝直径约4~8毫米,有稍凸起之纵棱。叶多破碎,上面为灰褐色或灰绿色,背面灰色。枝上尚可见到宿存的小托叶,色黄,贴伏于叶柄下两旁。气微,味淡。以叶多,完整,干燥者为佳。
摘录出处④:
摘录:《中华本草》
别名:十字珍珠草、自消融、通心草、大金不换、通心容、猪铃豆、响铃豆、野靛叶、牙益路之
英文名:Stem and leaf of Assan Crotalaria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otalaria assamica Benth.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大猪屎豆的茎叶。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去净杂质,洗净鲜用或晒干。
化学成分:茎叶含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
汉语拼音:Zì Xiāo Rónɡ
原形态:大猪屎豆 直立灌木状草本,高1-2m。茎和枝均有丝光质短柔毛。单叶互生,膜质;叶柄长2-3mm;托叶小,钻形,宿存;叶片长圆形或倒披针状长圆形,长5-12cm,宽2-2.5cm,先端钝,有小尖头,基部楔形,上面无毛,下面有绢质短柔毛。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花疏生,有花20-30朵,花梗长约1cm;小苞片2,线状披针形;花萼长12-16mm,5深裂,裂片披针形,长约12-15mm;蝶形花冠,金黄色,伸出萼外,长达2cm;雄蕊10,单体,花药异型;雌蕊1,花柱长,弯曲。荚果长圆形,上部宽大,下部较狭,长约5cm,宽1.5-2cm。种子多数。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湖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多栽培于我国南部。
性状鉴别:茎枝直径4-8mm,有稍凸起之纵棱。叶多破碎,上面灰褐色或灰绿色,背面灰色。枝上尚可见到宿存的小托叶,色黄,贴伏于叶柄下两旁。气微,味淡。以叶多、完整、干燥者为佳。
性味:淡;寒;有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或捣烂敷。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水消肿。主小儿头疮,口疮,牙痛,肺热咳嗽咯血,跌打损伤,外伤出血,水肿,肾结石,膀胱炎,风湿骨痛
各家论述:1.《生草药性备要》:治肿胀,敷大恶疮。
2.《本草求原》:消疮毒,专治小儿头疮成堆,煎水洗,或为末用油搽。
3.《岭南采药录》:治牙痛,取其叶约十片,与咸鸡蛋一枚,同煎浓,加盐少许饮之;外敷消肿胀。
4.《生草药手册》:治热咳吐血,水肿,小儿皮色黄瘦。
归经:肺;脾经
出处:出自《生草药性备要》
性状:茎枝直径4-8mm,有稍凸起之纵棱。叶多破碎,上面灰褐色或灰绿色,背面灰色。枝上尚可见到宿存的小托叶,色黄,贴伏于叶柄下两旁。气微,味淡。以叶多、完整、干燥者为佳。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自消容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