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桑皮汁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桑皮汁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桑皮汁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辞典》
别名:桑汁、桑白汁(《肘后方》),桑木汁(《圣惠方》),桑皮中白汁(《本草图经》)。
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桑树皮中的白色液汁。
性味:《本草汇言》:味苦。
用法用量:外用:涂搽。内服:开水冲。
功效与作用:治小儿口疮,外伤出血。
①《本草图经》:主小儿口疮,敷之。涂金刃所伤燥痛,更剥白皮裹之,令汁得入疮中。冬月用根皮。
②《本草蒙筌》:点唇裂。釜中煎如糖赤,推老痰宿血。
③《纲目》:涂蛇、蜈蚣、蜘蛛伤。
④《玉楸药解》:灭黑痣恶肉,敷金疮,化积块。
出处:《玉楸药解》
附方:①治小儿鹅口:桑白皮汁和胡粉敷之。(《子母秘录》)
②治口及舌上生疮,烂:斫桑树取白汁涂之。(《圣惠方》)
摘录出处③:
摘录:《中药大辞典》
别名:桑汁、桑白汁(《肘后方》),桑木汁(《圣惠方》),桑皮中白汁(《本草图经》)。
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桑树皮中的白色液汁。
汉语拼音:Sānɡ Pí Zhī
性味:《本草汇言》:"味苦。"
用法用量:外用:涂搽。内服:开水冲。
功效与作用:治小儿口疮,外伤出血。
出处:《玉楸药解》
附方:①治小儿鹅口:桑白皮汁和胡粉敷之。(《子母秘录》)
摘录出处④:
摘录:《中华本草》
别名:桑汁、桑白汁、桑木汁、桑皮中白汁、桑白皮汁
药材基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桑树皮中之白色液汁。
汉语拼音:Sānɡ Pí Zhī
原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15m。树皮灰白色,有条状浅裂;根皮黄棕色或红黄色,纤维性强。单叶互生;叶柄长l-2.5cm;叶片卵形或宽卵形,长5-20cm,宽4-10cm,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有粗锯齿或圆齿,有时有不规则的分裂,上面无毛,有光泽,下面脉上有短毛,腋间有毛,基出脉3条与细脉交织成网状,背面较明显;托叶披针形,早落。花单性,雌雄异株;雌、雄花序均排列成穗状葇荑花序,腋生;雌花序长l-2cm,被毛,总花梗长5-10mm;雄花序长1-2.5cm,下垂,略被细毛;雄花具花被片4,雄蕊4,中央有不育的雌蕊;雌花具花被片4,基部合生,柱头2裂。瘦果,多数密集成一卵圆形或长圆形的聚合果,长l-2.5cm,初时绿色,成熟后变肉质、黑紫色或红色。种子小。花期4-5月,果期5-6月。
资源分布:生态环境:生于丘陵、山坡、村旁、田野等外,多为人工栽培。
性味:苦;性微寒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涂搽。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止血。主口舌生疮;外伤出血;蛇虫咬伤
各家论述:1.《本草图经》:主小儿口疮,敷之。涂金刃所伤燥痛,更剥白皮裹之,令汁得入疮中。冬月用根皮。
出处:出自《玉楸药解》
附方:①治小儿鹅口: 桑白皮汁和胡粉敷之。(《子母秘录》)②治口及舌上生疮,烂: 斫桑树取白汁涂之。(《圣惠万》)
性状:性状鉴别 鲜品为白色乳汁,半透明,略有粘稠感。气微,味微甘、淡。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桑皮汁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