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栀根的功效_水栀根的用量和禁忌_水栀根的性味归经

中药材 水栀根

汉语拼音:Shuǐ Zhī Gēn 别名:大花栀子 性味:甘,平。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水栀根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水栀根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辞典》

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大花栀子的根。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水栀条。

性味:甘,平。

功效与作用:解热凉血,镇静止痛,疏风除湿。

出处:《福建民间草药》

附方:①治黄肿黄疽:水栀根二至四两,切碎,水煎服。
②治关节炎:水栀根二至四两,猪蹄半斤,黄酒二两。水煎服。
③治牙痛:水栀根一两,切碎,水煎内服或口含。

摘录出处③:

摘录:《中华本草》

别名:大花栀子

英文名:root of Largeflower Gardenia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 var. Grandiflora Nakai

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大花栀子的根。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汉语拼音:Shuǐ Zhī Gēn

原形态:大花栀子,常绿灌木。枝绿色,幼枝具垢状毛。叶对生或3叶轮生;具短柄;托叶膜质,基部合生成鞘;叶片革质,长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7-14cm,宽2-5cm,先端渐尖或短尖,全缘,两面光滑,花大,单生于枝端或叶腋,径约7cm,花白色,极香;花萼裂片6,线状;花冠裂片广倒披针形;雄蕊6,花药线形;子房下位,1室,花柱厚,柱头棒状。果实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3-7cm,径1-1.5cm,黄色,纵棱较高,果皮厚,花萼宿存。花期5-7月。果期8-11月。

性味:甘;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

功效与作用:清热除湿;祛风止痛。主湿热黄疸;风湿关节痛;风火牙痛

归经:肝经

出处:出自《福建民间草药》。

摘录出处④:

摘录:《中药大辞典》

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大花栀子的根。

汉语拼音:Shuǐ Zhī Gēn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水栀"条。

性味:甘,平。

功效与作用:解热凉血,镇静止痛,疏风除湿。

出处:《福建民间草药》

附方:①治黄肿黄疽:水栀根二至四两,切碎,水煎服。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水栀根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

发表回复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