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虎头蕉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虎头蕉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虎头蕉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辞典》
别名:金线莲、金蚕,金石松、金不换(《福建野生药用植物》),什鸡单,金线屈腰、金线蕨龙、金线虎头椒(《闽东本草》),鸟人参(《福建中草药》)。
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金线兰的全草。夏、秋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10厘米。根茎匍匐。茎节明显。叶互生;叶柄基部呈鞘状;叶片卵形,长2~5厘米,宽1~3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圆,上面有细鳞片状突起,下面暗红色,幼叶的叶脉为金黄色,老时叶脉橙红色。花茎长4~5厘米,具2~3朵花,苞片卵状披针形;花淡红色;中萼片圆形,先端骤尖,下面被长硬毛,与花瓣粘合成盔,侧萼片卵长圆形,偏斜,外面被长硬毛;花瓣半卵圆形,偏斜,长7毫米,先端具长2毫米的骤尖,唇瓣下部的爪(柄)长5~6毫米,两边撕裂,先端深2裂,裂片狭长圆形,长5毫米;距囊状三角形,长4毫米,基部前方有2个疣状突起;雄蕊1,长圆形。花期8~9月。果期9~10月。
资源分布:生长于阴湿的常绿阔叶林或竹林下。分布台湾、福建等地。
性味:甘,平。
①《草宝》:性温,有毒。
②《纲目拾遗》:性热。
③《福建中草药》:甘,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或研末。
功效与作用:治腰膝痹痛,吐血,血淋,遗精,肾炎,小儿惊风,妇女白带。
①《草宝》:治风痹。
②《纲目拾遗》:治血淋,白带,一切吐血。
③《福建野生药用植物》:是小儿良药,退热消炎,又可治膀胱炎,遗精,也可制蛇药。
④《闽东本草》:祛风气,舒筋,养血。治风气作痛,腰膝痹痛,小儿抽风。
归经:《闽东本草》:入肝、脾、肾三经。
出处:《草宝》
附方:①治风气膝痛:金线莲二钱,老母鸡一只,黄酒半斤冲炖服。(《闽东本草》)
②治血淋,白带,吐血:用虎头蕉一大片,入锅内炒干存性为末,黄酒调服。(《舟车经验方》)
③治糖尿病:金线莲一至三钱,水煎服。
④治肾炎、膀胱炎:金线莲二钱。酌加冰糖炖服。
⑤治小儿惊风:金线莲一钱。水煎服。
⑥治毒蛇咬伤:金线莲鲜草一至二钱,冷开水洗净,捣烂,开水送下;另用鲜草捣烂外敷。(③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药》)
摘录出处③:
摘录:《中药大辞典》
别名:金线莲、金蚕,金石松、金不换(《福建野生药用植物》),什鸡单,金线屈腰、金线蕨龙、金线虎头椒(《闽东本草》),鸟人参(《福建中草药》)。
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金线兰的全草。夏、秋采收,洗净,晒干。
汉语拼音:Hǔ Tóu Jiāo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10厘米。根茎匍匐。茎节明显。叶互生;叶柄基部呈鞘状;叶片卵形,长2~5厘米,宽1~3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圆,上面有细鳞片状突起,下面暗红色,幼叶的叶脉为金黄色,老时叶脉橙红色。花茎长4~5厘米,具2~3朵花,苞片卵状披针形;花淡红色;中萼片圆形,先端骤尖,下面被长硬毛,与花瓣粘合成盔,侧萼片卵长圆形,偏斜,外面被长硬毛;花瓣半卵圆形,偏斜,长7毫米,先端具长2毫米的骤尖,唇瓣下部的爪(柄)长5~6毫米,两边撕裂,先端深2裂,裂片狭长圆形,长5毫米;距囊状三角形,长4毫米,基部前方有2个疣状突起;雄蕊1,长圆形。花期8~9月。果期9~10月。
资源分布:生长于阴湿的常绿阔叶林或竹林下。分布台湾、福建等地。
性味:甘,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或研末。
功效与作用:①治疗糖尿病、膀胱炎
归经:《闽东本草》:"入肝、脾、肾三经。"
出处:《草宝》
附方:①治风气膝痛:金线莲二钱,老母鸡一只,黄酒半斤冲炖服。(《闽东本草》)
摘录出处④: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虎头蕉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