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桂花子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桂花子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桂花子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辞典》
别名:桂花树子、四季桂子(《江苏药材志》)。
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木犀的干燥果实。4~5月果实将成熟时采收,用温水浸泡后,晒干。
资源分布:主产江苏。
性状鉴别:干燥果实呈长卵形或椭圆形,长1.5~2厘米,直径7~9毫米;表面棕色或紫棕色,有隆起的不规则网状皱纹;基部有果柄痕,有时可见细果柄及皿状宿萼。外果皮菲薄,易脱落,露出淡黄棕色的果核,其表面具不规则的纵沟纹;内果皮带韧性,易剥开,通常含种子1枚(另一胚珠一般不发育,偶有含种子2枚的)。种子呈长卵形,长1.2~1.5厘米,直径约5毫米,灰棕色,有略凹下的棕色脉纹,腹面附有长卵形薄膜状中隔;胚乳坚硬肥厚,黄白色,富油质,胚细长,微有香气。种子味苦。以身干、子粒饱满、色橙黄、不霉者佳。
性味:《江苏药材志》:甘辛,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
功效与作用:①《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治心痛。
②《江苏药材志》:暖胃,平肝,益肾,散寒,止哕。民间用作止痛剂,治肝胃气痛。
出处:《江苏药材志》
摘录出处③:
摘录:《中药大辞典》
别名:桂花树子、四季桂子(《江苏药材志》)。
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木犀的干燥果实。4~5月果实将成熟时采收,用温水浸泡后,晒干。
化学成分:含脂肪油,出油率达11.9%。
汉语拼音:Guì Huā Zǐ
资源分布:主产江苏。
性味:《江苏药材志》:"甘辛,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
功效与作用:①《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治心痛。"
出处:《江苏药材志》
性状:干燥果实呈长卵形或椭圆形,长1.5~2厘米,直径7~9毫米;表面棕色或紫棕色,有隆起的不规则网状皱纹;基部有果柄痕,有时可见细果柄及皿状宿萼。外果皮菲薄,易脱落,露出淡黄棕色的果核,其表面具不规则的纵沟纹;内果皮带韧性,易剥开,通常含种子1枚(另一胚珠一般不发育,偶有含种子2枚的)。种子呈长卵形,长1.2~1.5厘米,直径约5毫米,灰棕色,有略凹下的棕色脉纹,腹面附有长卵形薄膜状中隔;胚乳坚硬肥厚,黄白色,富油质,胚细长,微有香气。种子味苦。以身干、子粒饱满、色橙黄、不霉者佳。
摘录出处④:
摘录:《中华本草》
别名:桂花树子、四季桂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smanthus fragrans (Thunb.)Lour.[Olea fragrans Thunb.]
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木犀的果实。
采收和储藏:4~5月果实成熟时采收,用温水浸泡后,晒干。
汉语拼音:Guì Huā Zǐ
原形态:常绿乔木或灌木,最高可达18m。树皮灰褐色。小枝黄褐色,无毛。叶对生,叶柄长0.8-1.2cm;叶片革质,椭圆形、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7-14.5cm,宽2.6-4.5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呈楔形或宽楔形,全缘或通常上半部具细锯齿,腺点在两面连成小水泡状突起。聚伞花序簇生于叶腋,或近于帚状,每腋内有花多朵;苞片2,宽卵形,质厚,长2-4mm,具小尖头,基部合生;花梗细弱;花极芳香;花萼钟状,4裂,长约1mm,裂片稍不整齐;花冠裂片4,黄白色、淡黄色、黄色或橘红色,长3-4mm,花冠管仅长0.5-1mm;雄蕊 2,着生于花冠管中部,花丝极短,药隔在花药先端稍延伸呈不明显的小尖头;雌蕊长约1.5mm,花柱长约0.5mm。果歪斜,椭圆形,长1-1.5cm,呈紫黑色。花期9-10月,果期翌年3月。
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多有栽培。原产我国西南部。
性状鉴别:性状鉴别 果实黑色或紫黑色,长卵形,长1.5-2cm,直径0.7-0.9cm。果核紫红色,具有突起的棱线6-8条,胞间开裂,内含种子1颗,圆锥形,长1.2-1.3cm,直径约0.5cm,种皮黄色,种仁类白色,油质性。
性味:甘;辛;性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
功效与作用:温中行气止痛。主胃寒疼痛;肝胃气痛
各家论述:1.《植物名实图考汇编》:治心痛。
2.《江苏药材志》:暖胃,平肝,益肾,散寒,止哕。民间用作止痛剂,治肝胃气病。
归经:肝;胃经
出处:出自《江苏药材志》
性状:性状鉴别 果实黑色或紫黑色,长卵形,长1.5-2cm,直径0.7-0.9cm。果核紫红色,具有突起的棱线6-8条,胞间开裂,内含种子1颗,圆锥形,长1.2-1.3cm,直径约0.5cm,种皮黄色,种仁类白色,油质性。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桂花子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