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猪毛菜

汉语拼音:Zhū Máo Cài 别名:扎蓬棵、刺蓬、三叉明棵、猪毛缨、叉明棵、猴子毛、蓬子菜、乍蓬棵子 性味:淡;性凉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猪毛菜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猪毛菜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中华本草》

猪毛菜的功效_猪毛菜的用量和禁忌_猪毛菜的性味归经-医学资源分享网

别名:扎蓬棵、刺蓬、三叉明棵、猪毛缨、叉明棵、猴子毛、蓬子菜、乍蓬棵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lsola collina [S.chinensis

药材基源:为藜科植物猪毛菜的全草。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开花时割取全草,晒干,除去泥沙,打成捆,备用。

化学成分:全草含蔗糖(sucrose),D-葡萄糖(D-glucose),D-果糖(D-fructose),内消旋肌醇(myo-inositol),D-甘露醇(D-mannitol),葡萄糖和果糖的乙酯[1],甾醇糖甙(sterol glycosides),三甲铵己内盐(glycine betaine)和生物碱(alkaloid)[2]。地上部大经分析含豆甾醇(stigma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胆甾醇(chole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3],还含水仙甙(narcissin),异鼠李素(isorhamnetin),小麦黄素(tricin),小麦黄素-7-O-β-D-吡喃葡萄糖甙贰(tricin-7-O-β-D-glucopyranoside),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甙(quercetin-3-O-β-D-glucopyranoside),异鼠李素-3-O-β-D-吡喃葡萄糖甙(isorhamnetin-3-O-β-D-glucopyranoside)[4]。

汉语拼音:Zhū Máo Cài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100cm。茎自基部分枝,枝互生,淡绿色,有红紫色条纹,生稀疏的短硬毛。叶片丝状圆柱形,长2-5cm,宽0.5-1.5mm,生短硬毛,先端有硬针刺,基部边缘膜质,稍扩展而下延。花序穗状,生枝条上部;苞片宽卵形,先端有硬针刺;小苞片2,狭披针形,比花被长,苞片及小苞片与花序轴紧贴;花被片5,膜质,披针形,长约2mm,结果时自背面中上部生鸡冠状突起;花被片在突起以上部分近革质,花药短圆形,顶部无附属物;柱头丝形,长为花柱的1.5-2倍。胞果倒卵形,果皮膜质。种子横生或斜生,直径约1.5mm,先端平。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生态环境:生村边、路旁、荒地戈壁滩和含盐碱的沙质土壤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及山东、江苏、安徽、河南等地。

性状鉴别:性状鉴别 全草黄白色。叶多破碎,完整叶片丝状圆柱形,长2-5cm,宽0.5-1mm,先端有硬针刺。花序穗状,着生于枝上部,苞片硬,卵形,顶部延伸成刺尖,边缘膜质,背部有白色隆脊;花被片先端向中央折曲,紧贴果实,在中央聚成小圆锥体。种子直径约1.5mm,先端平。
显微鉴别 本品花粉粒,在扫描电镜下观察:花粉粒直径1.4-19.9μm,圆形,轮廓线波浪状。孔36-44个,孔径1.15-2.77μm,孔间距离2.26-2.99μm。孔具膜,膜上小刺10-28个。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5g,用

性味:淡;性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开水泡后代茶饮.

功效与作用:平肝潜阳;润肠通便。主高血压病;多病;眩晕;失眠;肠燥便秘

各家论述:《河北中药手册》:降血压。治高血压病、头痛。

归经:肝经

出处:出自《河北中药手册》

附方:①治高血压病、头痛:猪毛菜六钱至一两三钱。水煎服。初服时可用较小剂量,一至二周后,如有效,可逐渐加量,连服五至六个月。对早期患者效果显着,对晚期患者效果较差。②洽高血压头晕,失眠:猪毛菜三两,王⑦须一两五钱,蚯蚓五钱。水十斤,煎熬至1500毫升,每服半小碗,日服三次。(《河南中草药手册》)

性状:性状鉴别 全草黄白色。叶多破碎,完整叶片丝状圆柱形,长2-5cm,宽0.5-1mm,先端有硬针刺。花序穗状,着生于枝上部,苞片硬,卵形,顶部延伸成刺尖,边缘膜质,背部有白色隆脊;花被片先端向中央折曲,紧贴果实,在中央聚成小圆锥体。种子直径约1.5mm,先端平。

摘录出处②:

摘录:《辞典》

别名:扎蓬棵(《河北中药手册》),刺蓬(《甘肃中草药手册》),三叉明棵、猪毛缨(《河南中草药手册》)。

药材基源:为藜科植物猪毛菜的全草。夏、秋采收。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枝淡绿色,生稀疏的短糙硬毛或无毛。叶丝状圆柱形,肉质。生短糙硬毛,长2~5厘米,宽0.5~1毫米,先端有硬针刺。花序穗状,生枝条上部;苞片宽卵形,先端有硬针刺;小苞片2,狭披针形;花被片5,膜质,披针形,结果后背部生短翅或革质突起;花药矩圆形,顶部无附属物;柱头丝形,长为花柱的1.5~2倍。胞果倒卵形,果皮膜质。种子横生或斜生,顶端平;胚螺旋状,无胚乳。花期5~9月。

资源分布:多生于沟沿、路边、荒地、砂丘或碱性砂质地。分布东北、华北、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西藏、云南等地。

性味:①《河北中药手册》:淡,凉。
②《甘肃中草药手册》:甘,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功效与作用:《河北中药手册》:降血压。治高血压病、头痛。

出处:《河北中药手册》

附方:①治高血压病、头痛:猪毛菜六钱至一两三钱。水煎服。初服时可用较小剂量,一至二周后,如有效,可逐渐加量,连服五至六个月。对早期患者效果显著,对晚期患者效果较差。
②治高血压头晕,失眠:猪毛菜三两,玉米须一两五钱,蚯蚓五钱。水十斤,煎熬至1500毫升,每服半小碗,日服三次。(《河南中草药手册》)

摘录出处③: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扎蓬棵、扎蓬蒿、猪毛缨、猪毛蒿、三叉明棵

药材基源:藜科猪毛菜属植物猪毛菜Salsola collina Pall.,以全草入药。夏秋开花时,割取地上部分,切段,晒干。(开花期采收,才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汉语拼音:Zhū Máo Cài

性味:淡,凉。

用法用量:0.5~1两。

功效与作用:降血压。用于高血压病。

摘录出处④:

摘录:《中药大辞典》

别名:扎蓬棵(《河北中药手册》),刺蓬(《甘肃中草药手册》),三叉明棵、猪毛缨(《河南中草药手册》)。

药材基源:为藜科植物猪毛菜的全草。夏、秋采收。

汉语拼音:Zhū Máo Cài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枝淡绿色,生稀疏的短糙硬毛或无毛。叶丝状圆柱形,肉质。生短糙硬毛,长2~5厘米,宽0.5~1毫米,先端有硬针刺。花序穗状,生枝条上部;苞片宽卵形,先端有硬针刺;小苞片2,狭披针形;花被片5,膜质,披针形,结果后背部生短翅或革质突起;花药矩圆形,顶部无附属物;柱头丝形,长为花柱的1.5~2倍。胞果倒卵形,果皮膜质。种子横生或斜生,顶端平;胚螺旋状,无胚乳。花期5~9月。

资源分布:多生于沟沿、路边、荒地、砂丘或碱性砂质地。分布东北、华北、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西藏、云南等地。

性味:①《河北中药手册》:"淡,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功效与作用:《河北中药手册》:"降血压。治高血压病、头痛。"

出处:《河北中药手册》

附方:①治高血压病、头痛:猪毛菜六钱至一两三钱。水煎服。初服时可用较小剂量,一至二周后,如有效,可逐渐加量,连服五至六个月。对早期患者效果显着,对晚期患者效果较差。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猪毛菜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