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的功效_鸦片的用量和禁忌_鸦片的性味归经

中药材 鸦片

汉语拼音:Yā Piàn 别名:阿片、阿芙蓉。 性味:苦;温;有毒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鸦片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鸦片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中药大辞典》

别名:底野迦(《唐本草》),阿片、阿芙蓉(《纲目》),亚片(《随息居饮食谱》)。

药材基源:罂粟科植物罂粟果实中的液汁凝固而成。通常于果实充分成长而尚未成熟,果皮仍为绿色或稍现黄色时(此时乳汁中吗啡含量最高),用利刀或特制的锯齿切伤器,于晴天傍晚,浅割果皮(直割或斜割),将散布于果皮部组织中的乳汁管切断,白色乳汁即自割缝渗出成滴状,于空气中渐由微红色变成棕色,并逐渐凝固成粘稠状物,翌晨用涂油的竹篦或竹刀刮取,每一果实可刮取鸦片3~4次。刮得的鸦片,以罂粟叶包裹,置暗处阴干。

化学成分:鸦片总生物碱含量10~25%,主要以迈康酸盐形式存在。日本产鸦片生物碱主要有吗啡5~24%、那可汀4~7%、可待因0.4~1%、蒂巴冈0.4~0.8%、罂粟碱0.4~0.7%、那碎因0.2~0.5%,此外尚有可旦民碱、可他宁、隐品碱、格闹莨菪品、氢化可他宁、兰棱品、劳丹尼定、劳丹宁、劳丹素、迈康定、罂粟壳碱、尼奥品、氧化那可汀、罂粟胺、紫鸦片碱、伪吗啡、丽春花定碱、鸦片黄。

汉语拼音:Yā Piàn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罂粟"条。

性味:苦,温,有毒。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0.5~1分。

功效与作用:敛肺,止咳,涩肠,止痛。治久咳,久泻,久痢,脱肛,心腹筋骨诸痛。

各家论述:①《本草经疏》:"阿芙蓉,其气味与粟壳相同,而此则止痢之功尤胜,故小儿痘疮行浆时泄泻不止,用五厘至一分,未有不愈,他药莫逮也。"

归经:入肺、肾、大肠经。

出处:《纲目》

附方:①治久痢:阿芙蓉小豆许,空心温水化下,日一服。忌葱,蒜,浆水。若渴,饮蜜水解之。(《医林集要》)

性状:鸦片形状不一,有成圆球形、饼形、砖块或不规则形,棕色或黑色,带蜡质,外部往往附有罂粟叶或纸片。新鲜时质软,贮藏日久,则渐变坚硬。臭特异,带麻醉性,味极苦而特异。

注意:有成瘾性,不宜长期持续应用。肝功能有严重减损、肺原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以及有湿热积滞疾患和婴儿、哺乳期妇女均忌服。

摘录出处③:

摘录:《辞典》

别名:底野迦(《唐本草》),阿片、阿芙蓉(《纲目》),亚片(《随息居饮食谱》)。

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罂粟果实中的液汁凝固而成。通常于果实充分成长而尚未成熟,果皮仍为绿色或稍现黄色时(此时乳汁中吗啡含量最高),用利刀或特制的锯齿切伤器,于晴天傍晚,浅割果皮(直割或斜割),将散布于果皮部组织中的乳汁管切断,白色乳汁即自割缝渗出成滴状,于空气中渐由微红色变成棕色,并逐渐凝固成粘稠状物,翌晨用涂油的竹篦或竹刀刮取,每一果实可刮取鸦片3~4次。刮得的鸦片,以罂粟叶包裹,置暗处阴干。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罂粟条。

性状鉴别:鸦片形状不一,有成圆球形、饼形、砖块或不规则形,棕色或黑色,带蜡质,外部往往附有罂粟叶或纸片。新鲜时质软,贮藏日久,则渐变坚硬。臭特异,带麻醉性,味极苦而特异。

性味:苦,温,有毒。
①《唐本草》:味辛苦,平。
②《纲目》:酸涩,温,微毒。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0.5~1分。

功效与作用:敛肺,止咳,涩肠,止痛。治久咳,久泻,久痢,脱肛,心腹筋骨诸痛。
①《唐本草》:主百病中恶,客忤邪气,心腹积聚。
②《纲目》:泻痢脱肛不止,能涩丈夫精气。
③《本草求原》:性同于粟壳,而止痢止痛行气之效尤胜。
④王殿翔《生药学》:用于失眠为催眠药;神经痛、月经痛、胸绞痛、肠绞痛等为镇痛药。

各家论述:①《本草经疏》:阿芙蓉,其气味与粟壳相同,而此则止痢之功尤胜,故小儿痘疮行浆时泄泻不止,用五厘至一分,未有不愈,他药莫逮也。
②《本草求真》:阿芙蓉,气味与粟壳相似,而酸涩更甚。用阿芙蓉一分,糯米饭捣作三丸,通治虚寒百病,凡泻痢脱肛,久痢虚滑,用一、二分,米饮送下,其功胜于粟壳。

用药禁忌:有成瘾性,不宜长期持续应用。肝功能有严重减损、肺原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以及有湿热积滞疾患和婴儿、哺乳期妇女均忌服。

归经:入肺、肾、大肠经。
①《得配本草》:入足少阴经。
②《本草求真》:入命门。
③《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阳明、少阴经。

出处:《纲目》

附方:①治久痢:阿芙蓉小豆许,空心温水化下,日一服。忌葱,蒜,浆水。若渴,饮蜜水解之。(《医林集要》)
②治痢疾:木香、黄连、白术、鸦片各等分。研细末,捣饭粒为丸。随用大小,每服壮者各用一分,老稚只用半分,服时在空心或觉腹饥,用米汤送下。最忌酸物酒醋,生冷油腻。若渴亦只用米汤略饮之,不可茶汤太过,三日过,俱不忌。(《摄生众妙方》)

摘录出处④:

摘录:《中华本草》

别名:阿片、阿芙蓉。

英文名:Opium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paver somniferum L.

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罂粟Papaver somniferum L.果实中的液汁经干燥而得。

采收和储藏:一般于罂粟蒴果近成熟,果皮由绿转黄而呈显蜡被,产量及吗啡含量最高时采收。采时用利刀或特制的锯齿切伤器,于晴天傍晚,浅割果皮(直割或斜割),将散布于果皮 部组织中的乳汁管切断,即有白色乳汁自割缝渗出成滴状,暴露于空气中后则由白色转为微红色和棕色,并逐渐凝固成粘稠状物,翌晨用徐油的竹蔑或竹刀刮取,每枚果实可采取3-4次。刮得的鸦片,以罂粟叶包裹,置暗处阴干。

化学成分:主合大量生物碱,大多与袂康酸(meconicacid)结合成盐而存在,已确证的有:吗啡(morphine),可待因(codeine),β-可待因(β-cedeine)[即是尼奥品(neopine)],蒂巴因(thebaine),罂粟碱(papaverine),右旋的和消旋的网叶番荔枝碱(reticuline), 杷拉乌定碱(palaudine),消旋半日花酚碱(laud-nine),半日花酚碱(laudanidine),半日花酚碱甲醚(laudanosine),亚美罂粟碱(armepavine),可旦民碱(codamine),那碎因(narceine),α-及β-那可汀(narcotine),罂粟壳碱(narcoto-line),原阿片碱(protopine),隐品碱(cryptopine),别隐品碱(allocryptopine)],右旋四氢非洲防已碱(tetrahydroco-lumbanine)[即是异紫堇杷明碱(isocorypalmine)],左旋斯氏紫重碱(scoulerine),消旋异种荷包牡丹碱(coreximine),左旋光干金藤定碱(stepholidine),异波尔定碱(isoboldine),罂粟红碱(papaverrubine)B、C、D、E,粉绿罂粟碱(glaudine),氢化可他宁碱(hydrocotarnine)等。还含环鸦片甾烯醇(cyclolau-denol),胡萝卜甙(daucosterol),右旋-10-二十九醇(10-nona-cosanol),环木菠萝烯醇(cycloartenol)以及卵磷脂(lecithin),脑磷脂(cephalin)等。

汉语拼音:Yā Piàn

原形态:罂粟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30-60cm,栽培者可达1.5m。无毛,或在植物体下部与总花梗上具极少的刚毛,有乳状液计。根通常单生,垂直。茎直立,不分枝,无毛,具白粉。叶互生,无托叶;茎下部的叶有短柄,上部的叶无柄,抱于茎上;叶片长5-30cm,宽3-20cm,朱端渐尖或钝,基部心形,叶脉明显,略突起,边缘为不整齐的波状锯齿,两面无毛,被白粉成灰绿色。花单一,顶生,常下垂,具长柄,花梗长可达25cm,无毛或稀具极流的刚毛;萼片2,长椭圆形或阔印形,绿色,边缘膜质,早落;花瓣4,有时为重瓣,近圆形或近扇形,长4-7cm,宽3-7cm,边缘浅波状或各种分裂,白色、粉红色、红色至紫色;雄蕊多数,生于子房的周围,花丝纤细,白色,花药黄色,2室纵裂;雌蕊1,于房长方卵圆形,无毛,l室,胚珠多数,着生于倒膜胎座上,无花柱,柱头5-18枚,辐射状排列,成扁盘状。蒴果球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4-7cm,直径4-5cm,无毛,成熟时外皮黄褐色或淡褐色,孔裂。种子多数,细小,肾形,直径0.5-1cm,表面粗蜂窝状,灰褐色。花期4-6月,果期6-8月。

性状鉴别:性状鉴别 本品形状不一,圆球形、饼形、砖块状或不规则形,棕色或黑色,带有错质,外面往往覆有罂粟叶或纸片。新鲜时质软,具可塑性,贮藏日久,则渐变硬而脆。内部呈颗粒状或平滑状,红褐色,常缀有色较淡的部分,稍有光泽具特异,带麻醉性,味极苦而特异。

性味:苦;温;有毒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0.15-0.3g。

功效与作用:涩肠;止痛;镇咳。主心腹痛;久泻;久痢;咳嗽无痰

各家论述:1.《本草经疏》:阿芙蓉,其气味与粟壳相同,而此则止痢之功尤胜,故小儿痘疮行浆时泄泻不止,用五厘至一分,未有不愈,他药莫逮也。
2.《本草求真》:阿芙蓉,气味与粟壳相似,而酸涩更甚。用阿芙蓉一分,糯米饭捣作三丸,通治虚寒百病,凡泻痢脱肛,久痢虚滑,用一、二分,米饮送下,其功胜于粟壳。
3.《唐本草》:主百病中恶,客忤邪气,心腹积聚。
4.《纲目》:泻痢脱肛不止,能涩丈夫精气。
5.《本草求原》:性同于粟壳,而止痢止痛行气之效尤胜。
6. 王殿翔《生药学》:用于失眠为催

用药禁忌:有成瘾性,不宜长期持续应用。肝功能有严重减损、肺原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以及有湿热积滞疾患和婴儿、哺乳期妇女均忌服。

归经:肺;肾;大肠经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附方:①治久痢:阿芙蓉小豆许,空心温水化下,日一服。忌葱蒜浆水。若渴,饮蜜水解之。(《医林集要》)②治痢疾:木香、黄连、白术、鸦片各等分。研细末,捣饭粒为丸。随用大小,每服壮者各用一分,老稚只用半分,服时在空心或觉腹饥,用米汤送下。最忌酸物酒醋,生冷油腻。若渴亦只用米汤略饮之,不可茶汤太过,三日过,俱不忌。(《摄生众妙方》)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形状不一,圆球形、饼形、砖块状或不规则形,棕色或黑色,带有错质,外面往往覆有罂粟叶或纸片。新鲜时质软,具可塑性,贮藏日久,则渐变硬而脆。内部呈颗粒状或平滑状,红褐色,常缀有色较淡的部分,稍有光泽具特异,带麻醉性,味极苦而特异。

注意:有成瘾性,不宜长期持续应用。肝功能有严重减损、肺原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以及有湿热积滞疾患和婴儿、哺乳期妇女均忌服。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鸦片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

发表回复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