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砗磲

汉语拼音:Chē Qú 别名:车渠、海扇、蚵筋 性味:味甘;咸;性寒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砗磲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砗磲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中华本草》

砗磲的功效_砗磲的用量和禁忌_砗磲的性味归经-医学资源分享网

别名:车渠、海扇、蚵筋

英文名:giant clam, tridacna

药材基源:药材基源:为砗磲科动物鳞砗磲、长砗磲等同属动物的贝壳

化学成分:长砗磲含蛋白质,凝集素(agglutinin );肾含含砷核甙:5-脱氨-5-二甲基肿基腺嘌噙核苷(5-deoxy-5-dimethylarsinyladenosine),(2S)-3-[5-脱氧-5-(二甲基胂氧基)-Βd呋喃核糖氧基]-2-羟基丙基硫酸氢酯

汉语拼音:Chē Qú

原形态:1.鳞砗磲,贝壳卵圆形,厚重坚实,壳长约200mm,壳高约130mm,壳宽约 136mm。两壳大小相等,两侧亦近等。壳顶位于背缘中央,壳顶前方有一长卵形的足丝孔,孔边缘具有肋状突起若干条,近壳顶的大而突出,排列紧密,向前端渐稀不清。壳背缘稍平。外韧带黄褐色,长约为具壳后半部的3/4。壳表黄白色,生长线细密,具有4-6条强大的放射肋,肋上有宽而翘起的大鳞片,肋间沟内又有宽的放射肋纹数条。肋与沟使腹缘弯曲呈波状。于壳顶附近常因磨损而使鳞片脱落。壳内面白色,具有光泽,铰合部长,左壳有主齿及后侧齿各1枚右壳有主齿1枚及并列的后侧齿2枚。后闭壳肌痕卵圆形,位于壳中部。外套痕明显,生活时外套膜缘红褐色。

资源分布:生态环境:1.生活于潮间带珊瑚礁间。

性味:味甘;咸;性寒

用法用量:内服:磨粉,5-15g。

功效与作用:安神;解毒。主心神不安,失眠多梦;蜂虫螫伤

各家论述:《海药本草》:主安神,解诸毒药及虫螫,以玳瑁一片,车渠等同,以人乳磨服。

归经:肾经

出处:出自《海药本草》

摘录出处③:

摘录:《中药大辞典》

别名:车渠(《海药本草》)

药材基源:为砗磲科动物鳞砗磲或其同属动物的贝壳。

汉语拼音:Chē Qú

原形态:贝壳巨大,重而坚厚。卵圆形,壳顶位于贝壳中央,壳顶前方有一长卵形的足丝孔。腹缘弯曲呈波状。外韧带极长,黄褐色,约等于贝壳后半部的3/4。贝壳表面黄白色,竺长轮脉细密,具有4~6条强大的放射肋;肋上有宽而翘起的大鳞片。内面白色,具光泽。铰合部长,右壳有1主齿和2个并列的后侧齿;左壳主齿和后侧齿各1个。后闭壳肌痕卵圆形,位于贝壳中部。外套痕明显。

资源分布:生活在潮间带珊瑚礁间。分布我国南海诸岛。

性味:①《海药本草》:"大寒,无毒。"

功效与作用:《海药本草》:"主安神,解诸毒药及虫螫。以玳瑁一片,车渠等同,以人乳磨服。"

出处:《海药本草》

摘录出处④: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砗磲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