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瓜螺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瓜螺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瓜螺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出处③:
摘录:《中华本草》
别名:油螺、红塔螺、红螺
英文名:Whelk
药材基源:药材基源:为涡螺科动物瓜螺的肉。
汉语拼音:Guā Luó
原形态:瓜螺,贝壳卵形或近球形,质 尚坚,一般高160-257mm,宽112-178mm,螺旋部极小,几乎被体螺层包被,仅露出略呈乳头状的壳顶,有时且低于体螺层,体螺层则极度膨大。壳表被有黄褐色或污褐色壳皮,壳皮脱落后露出杏黄色的壳面。幼体时常具明显的横列红褐色大型斑块,成体常消失不显。壳面较光滑,生长线细密。壳口大,卵圆形,内为光亮的橘黄色,外唇弧形,薄,易破损;内唇稍厚,扭曲,紧贴于体螺层上。下部具4条明显的皱褶。前沟短而宽,凹入,形成一大缺刻。无厣。足肥大,有花纹。
资源分布:生态环境:生活于较深的浅海泥沙质海底。肉食性,雌雄异体,产卵期4-5月,角质卵囊黄褐色,长卵圆形,每囊一卵,一螺所产的卵囊都粘在一起,构成一个粗大的柱状卵群,高约230mm,径约110mm,俗称“红螺塔”。卵孵化后,幼螺破囊而出。肉肥味美,可供食用。
性味:味咸;性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功效与作用:清火明目。主眩晕;目昏
各家论述:《中国药用动物志》:有制酸止痛、解热的功能。主治胃痛、发烧等。
归经:肺;胃经
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摘录出处④: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瓜螺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