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菖蒲的功效_藏菖蒲的用量和禁忌_藏菖蒲的性味归经

中药材 藏菖蒲

别名:白菖、菖蒲、泥菖蒲、臭菖、大叶菖蒲 性味:苦、辛,温、燥、锐。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藏菖蒲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藏菖蒲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出处③:

摘录:《中国药典》

别名:白菖、菖蒲、泥菖蒲、臭菖、大叶菖蒲

英文名:BHIZOMA ACORI CALAMI

药材基源:本品系藏族习用药材。为天南星科植物藏菖蒲 Acorus calamus L.的干燥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性状鉴别:本品呈扁圆柱形,略弯曲,长4~20cm,直径0.8~2cm,表面灰棕色至棕褐色,节明显,节间长0.5~1.5cm,具纵皱纹,一面具密集圆点状根痕;叶痕呈斜三角形,左右交互排列,侧面茎基痕周围常残留有鳞片状叶基和毛发状须根。质硬,断面淡棕色,内皮层环明显,可见众多棕色油细胞小点。气浓烈而特异,味辛。

性味:苦、辛,温、燥、锐。

用法用量:3~6g。

功效与作用:温胃,消炎止痛。用于补胃阳,消化不良,食物积滞,白喉,炭疽等。

性状:本品呈扁圆柱形,略弯曲,长4~20cm,直径0.8~2cm,表面灰棕色至棕褐色,节明显,节间长0.5~1.5cm,具纵皱纹,一面具密集圆点状根痕;叶痕呈斜三角形,左右交互排列,侧面茎基痕周围常残留有鳞片状叶基和毛发状须根。质硬,断面淡棕色,内皮层环明显,可见众多棕色油细胞小点。气浓烈而特异,味辛。

炮制:除去杂质,切成片,晒干。

摘录出处④: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藏菖蒲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

发表回复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