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走马风

汉语拼音:Zǒu Mǎ Fēnɡ 别名:牛耳草、员钟黄、水马胎、赶风茜、牛耳三稔、飞山虎、羊耳三稔 性味:味辛;苦;性微温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走马风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走马风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中华本草》

走马风的功效_走马风的用量和禁忌_走马风的性味归经-医学资源分享网

别名:牛耳草、员钟黄、水马胎、赶风茜、牛耳三稔、飞山虎、羊耳三稔

英文名:Herb of Laciniate Blumea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lumea laciniata (Roxb.) DC. [Conyza laciniata Roxb.; B. sinuata auct. Non (Loru.) Merr.]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六耳铃的全草。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切段,晾干。

汉语拼音:Zǒu Mǎ Fēnɡ

原形态:六耳铃 粗壮草本,高50-150cm。主根肥大,有多数须根。茎多分枝,有条棱,上部被开展长柔毛和具柄腺毛,在幼枝和花序轴上的毛更密,节间长3-6cm。下部叶有长达2-4cm,具狭翅的柄;叶片倒卵状长圆形或倒卵形,长10-30cm,宽4-6cm,先端短尖,基部渐狭,下延成翅,下半部琴状分裂,顶裂片大,侧裂片2-3对,边缘锯齿或粗齿,下面被疏柔毛;侧脉5-7对;中部叶无柄,长6-10cm,宽2-4cm,边缘有不规则的齿刻,有时琴状浅裂;上部叶极小,不分裂,全缘或有齿刻。头状花序多数,排列在长圆形的大圆锥花序;花序梗被具柄腺毛和长柔毛;总苞圆柱形或钟形;总苞圆柱形或钟形;总苞片5-6层,紫红色,花后常反折,外层线形,背面被密短柔毛和肯柄腺毛,中层长圆状披针形,内层线形;花托蜂窝状;花黄色;雌花多数,花冠檐部2-3齿裂;两性花花冠檐部5裂,被疏毛。瘦果圆柱形,具棱10条,被疏毛;冠毛白色,糙毛状,不易脱落。花期10月至翌年5月。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800m的田畦、草地、山坡、林缘及河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及福建、台湾、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鉴别:性产太鉴别 叶片干燥,急缩。完整叶片倒卵关长圆或倒卵形,有时琴状羽裂,裂片三角形至三角状状长圆形,先端渐尖,基部下延成长柄,边缘具不规则的锯齿工粗齿或全缘。叶面均被短柔毛;中脉在下面凸起;侧脉5-7对;网脉明显或有时不明显。气微,味苦微辣。

性味:味辛;苦;性微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功效与作用: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主伤风感冒;头风头痛;风寒湿痹;关节酸痛;跌打损伤;痈肿疮疖;湿疹;蛇伤

各家论述:1.《广西药植名录》:治外伤肿痛。
2.《广西民间常用草药》:治妇女产后骨痛,头痛,风湿骨痛,跌打肿痛。
3.《广西中草药》:驱风除湿,通经活络。
4.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湿,通经活络,解表止痛。治风湿性关节炎,头痛,跌打扭伤,毒蛇咬伤,湿疹,皮炎,痈疮,疖肿。

出处:出自《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性状:性产太鉴别 叶片干燥,急缩。完整叶片倒卵关长圆或倒卵形,有时琴状羽裂,裂片三角形至三角状状长圆形,先端渐尖,基部下延成长柄,边缘具不规则的锯齿工粗齿或全缘。叶面均被短柔毛;中脉在下面凸起;侧脉5-7对;网脉明显或有时不明显。气微,味苦微辣。

摘录出处②:

摘录:《辞典》

别名:吊钟黄(《广州植物志》),水马胎、赶风茜(《广西民间常用草药》),牛耳三稔、飞山虎、羊耳三稔(《广东中草药》)。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六耳铃的全草或叶。全年可采。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多分枝,高0.8~1.5米,被柔毛。单叶互生,叶片卵形或倒卵形,长8~14厘米,有时琴状羽裂,先端渐尖,基部下延成长柄,边缘有粗齿,两面均被短柔毛。头状花序多数,卵状,长6~7毫米,宽5~12毫米,点垂,松散的簇生而为总状花序式排列于分枝上,形成一广尖塔形的圆锥花序,长15~30厘米;总苞片绿色而染紫,被柔毛;花托被短毛;花黄色,全部为管状花,外围为雌花,中间为两性花。瘦果小,圆柱状,稍被短毛,具10棱,冠毛白色。或淡褐色。花期春末至秋。

资源分布:生长于园林阴湿处,或空旷草地上。分布我国西南部及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①《广西民间常用草药》:辛,平,气香,无毒。
②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味苦微辛,性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外用:捣敷或煎汤洗。

功效与作用:祛风湿,通经络。治妇女头风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①《广西药植名录》:治外伤肿痛。
②《广西民间常用草药》:治妇女产后骨痛,头痛,风湿骨痛,跌打肿痛。
③《广西中草药》:驱风除湿,通经活络。
④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湿,通经活络,解表止痛。治风湿性关节炎,头痛,跌打扭伤,毒蛇咬伤,湿疹,皮炎,痈疮,疖肿。

出处:《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附方:①治妇女头风痛:走马风二两,同鸡蛋煲,冲酒服。
②治产后关节痛:鲜走马风、鲜大风艾各适量,共捣烂,用酒炒热后,敷患处;或用水煲,洗患处。
③治跌打肿痛:走马风、泽兰、土加皮、鹰不扑各适量,共捣烂,用酒炒热后,敷患处。(①方以下出《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④治风湿骨痛:走马风、大风艾、大力王各适量,共捣烂,用酒炒热,敷患处;或用水煎,洗患处。(《广西中草药》)

摘录出处③: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六耳苓、吊钟黄

药材基源:菊科艾纳香属植物六耳铃Blumea laciniata (Roxb.)DC.[B. sinuata (Lour.)Merr.],以全草或叶入药。

汉语拼音:Zǒu Mǎ Fēn

性味:辛、苦,温。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功效与作用:祛风除湿,通经活络。用于风湿骨痛,头痛,跌打肿痛,湿疹,毒蛇咬伤。

摘录出处④:

摘录:《中药大辞典》

别名:吊钟黄(《广州植物志》),水马胎、赶风茜(《广西民间常用草药》),牛耳三稔、飞山虎、羊耳三稔(《广东中草药》)。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六耳铃的全草或叶。全年可采。

汉语拼音:Zǒu Mǎ Fēnɡ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多分枝,高0.8~1.5米,被柔毛。单叶互生,叶片卵形或倒卵形,长8~14厘米,有时琴状羽裂,先端渐尖,基部下延成长柄,边缘有粗齿,两面均被短柔毛。头状花序多数,卵状,长6~7毫米,宽5~12毫米,点垂,松散的簇生而为总状花序式排列于分枝上,形成一广尖塔形的圆锥花序,长15~30厘米;总苞片绿色而染紫,被柔毛;花托被短毛;花黄色,全部为管状花,外围为雌花,中间为两性花。瘦果小,圆柱状,稍被短毛,具10棱,冠毛白色。或淡褐色。花期春末至秋。

资源分布:生长于园林阴湿处,或空旷草地上。分布我国西南部及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①《广西民间常用草药》:"辛,平,气香,无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外用:捣敷或煎汤洗。

功效与作用:祛风湿,通经络。治妇女头风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出处:《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附方:①治妇女头风痛:走马风二两,同鸡蛋煲,冲酒服。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走马风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