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苏叶的功效_白苏叶的用量和禁忌_白苏叶的性味归经

中药材 白苏

汉语拼音:Bái Sū Yè 别名:荏叶 性味:味辛;性温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白苏叶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白苏叶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中华本草》

别名:荏叶

英文名:Leaf of Common Perilla

药材基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白苏的叶。

化学成分:含紫苏醛(perillaldhyde),紫苏酮(perillake-tone),香需酮(elsholtziaketone),左旋柠檬烯(limonene),蒎烯(pinene),肉豆蔻醚(myristicin),莳萝油脑(dillapiol)[1,2],豆甾醇(stigmasterol)[3]。

汉语拼音:Bái Sū Yè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0.5-2m。茎直立,钝四棱形,具四槽,密被长柔毛。叶对生;地柄长3-5cm,背腹扁平,密端短尖或突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边缘在基部以上有粗锯齿,两面绿色,或紫色,上面被疏柔毛。轮伞花序2花,组成长1.5-15cm,密被长柔毛,偏向一侧的顶生及腋生总状花序;苞片宽卵圆形或近圆形,外被红褐色腺点,边缘膜质;花梗密被柔毛;花萼钟形,10脉,下部被长柔毛,夹有黄色腺点,内面喉部有疏柔毛环,结果实增大,萼桅二唇形,上唇宽大,3齿,中齿较小,下唇比上唇稍长,2齿,齿皮针形;花冠通常白色,冠筒短,冠檐近二唇形,上唇微缺,下唇3裂,中裂片较大;雄蕊4,前对稍长,离生,插生喉部,花药2室;花柱先端2浅裂;花盘前方呈指状膨大。小坚果近球形,具网纹。花期8-11月,果期8-12月。

性味:味辛;性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研末。外用:适量,和醋捣敷。

功效与作用:疏风宣肺;理气消食,解鱼蟹毒。主感冒风寒;咳嗽气喘;脘腹胀闷;食积不化;吐泻;冷痢;中鱼蟹毒;男子阴肿;肢气肿毒;蛇虫咬伤

各家论述:1.《别录》:主调中,去臭气。

归经:归肺;脾经

出处:出自《本草图经》。

摘录出处③:

摘录:《中药大辞典》

别名:荏叶(《别录》)。

药材基源:唇形科植物白苏的叶片,夏、秋采叶,置通风处阴干。或连嫩茎采取,切成小段,晒干。

化学成分:叶含挥发油,主为紫苏酮。

汉语拼音:Bái Sū Yè

性味:辛,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研末。外用:捣敷。

功效与作用:解表,散寒,理气,消食。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食积,吐泻,冷痢。

归经:《本草汇言》:"入手、足太阴经。"

出处:《本草图经》

附方:①治冷痢:白苏茎叶三至五钱,红糖少许,酌加开水炖服。(《福建民间草药》)

摘录出处④: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白苏叶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

发表回复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