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番木瓜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番木瓜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番木瓜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中华本草》
别名:石瓜、万寿果、蓬生果、乳瓜、番瓜、木瓜、木瓜、木冬瓜、万寿匏、奶匏
英文名:Papaya
药材基源:药材基源:为番木瓜科植物番木瓜的果实。
化学成分:1.果实含番木瓜碱(Carpaine)、木瓜蛋白酶(Pa-Pain)、凝乳酶(Rennin);在淡黄色的果实中含隐黄素(Cryptoxanthin)、蝴蝶梅黄素(Violaxanthin)、β-胡萝卜素(β-Carotene)、δ-胡萝卜素和隐黄素环氧化物(Crypto-xanthin monoepoxide)等色素;在红色的果实中尚含西红柿烃(Lycopene)。
汉语拼音:Fān Mù Guā
原形态:番木瓜 软木质常绿小乔木,高2-8m。茎一般不分枝,具粗大的叶痕。叶大,的圆形,直径45-65cm或更大,常状5-9深裂,裂片再为羽状分裂;叶柄中空,长50-90cm。花乳黄色,单性异株或为杂性,雄花序主下垂圆锥花序,雌花序及杂性花序为聚伞花序为聚伞花序;雄花萼绿色,基部连合;花冠和细和状,长约2.5cm ,裂片5,披针形,长约1.8cm,雄蕊10,长短不一,排成2轮,着生于花冠上;雌蕊具短梗或近无梗,萼片绿色,长约9mm,中部以下合生;花瓣乳黄色或黄白色,长圆形至披针形,长约5cm,宽约2cm;子房卵圆形,花柱5,柱头数裂近流苏状;两性花有雄蕊5,着生于近子房基部的极短的花冠管上,或有雄蕊10,着生于近子房基部的极短的药冠管上,或有雄蕊10,在较长的花冠管上排万2轮。浆果长圆形,成熟时橙黄色,长达30cm,果肉厚,味香甜。种子多数,黑色。花期全年。
资源分布:生于村边、宅旁。现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有栽培。为南方水果之一。
性味:味甘;性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鲜品适量生食。外用:取汁涂;或研末撒。
功效与作用:消食下乳;除湿通络;解毒驱虫。主消化不良;胃;十二指肠溃疡疼痛;乳汁稀少;风湿痹痛;肢体麻木;湿疹;烂疮;肠道寄生虫病
各家论述:1.《纲目》:主心痛,煎汁洗风痹。
出处:出自《现代实用中药》;1.《纲目》:石瓜, 出四川峨嵋山中及芒部地方。其树修干,树端挺叶,肥滑如冬青,状似桑。其花浅黄色,结实如缀,长而不圆,壳裂则子见。其形似瓜,其坚如石,煮液黄色。
附方:治远年烂脚: 木冬瓜二两,土惹一两,猪脚一条。共煲服。 (《陆川本草》)
性状:性状鉴别 浆果较大,长圆或矩圆形,长15-35cm,直径7-12cm,成熟时棕黄或橙黄色,有10条浅纵槽,果肉厚,蟥 色,有白色浆汁,内壁着生多数黑色种子,椭圆形,外方包有多浆、淡黄色假种皮,长6-7mm,直径4-5mm,种皮棕黄色,具网状突起。气特,味微甘。
摘录出处②:
摘录:《辞典》
别名:建人参(《金御乘方》),建参(《纲目拾遗》),土当归、土人参(《福建中草药》)。
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大齿当归的根。全年可采,以秋季采较好。除去须根,刮净粗皮,晒干或蒸熟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1米,全株光滑。根纺锤形或分枝。茎单生,细长,近于圆管状,上部开展呈又状分枝。叶薄膜质,具柄,柄长4~18厘米,有鞘;基生叶及茎下部叶宽三角形,二至三回三出式分裂,最终裂片宽卵形至近菱形,长2~5厘米,宽1.5~3厘米,有2~4深刻小裂片,边缘有缺刻状圆齿,两面脉上有糙毛,基部楔形,先端尖锐至长尖;茎上部叶3深裂至浅裂,小裂片披针形至长圆形,先端圆钝或尖锐。复伞形花序;总花梗长2~10厘米;总苞片4~5;伞幅6~14,有棱角,内角有毛;小总苞片钻形;花白色,花柄丝线状,不等长,长4~7毫米;萼齿相等,卵形,尖锐,宿存;花瓣倒卵形,先端内折,短而圆钝;花柱基矮圆锥状,花柱短,叉开。双悬果近圆形,长4~5毫米,宽2~3毫米,扁平。花期8月。
资源分布:生于林下、林缘及山坡草地。分布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河北、湖北、四川、陕西及东北等地。产于福建。
性状鉴别:干燥根呈纺锤形成圆锥形,长约8~12厘米。根上部直径约2~3厘米,外表淡黄棕色或黄灰色,有纵沟纹及少数横皱纹;质坚硬,折断面黄白色。
性味:《药性考》:辛苦甘,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功效与作用:治脾胃虚寒泄泻,虚寒咳嗽。
出处:《药性考》
附方:①治脾胃虚寒泄泻:㈠福参三至五钱,金樱子干根五钱,淮山药三钱,苡米三钱。水煎服。㈡福参五钱,大枣五钱,水煎服。
②治虚寒咳嗽:㈠福参五钱,桂圆干五钱。水煎服。㈡福参五钱。早米一盏同炒焦黄,水煎,酌调冰糖服。(选方出《福建中草药》)
摘录出处③: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木瓜[两广]
药材基源:番木瓜科番木瓜属植物番木瓜Carica papaya L.,以果实入药。全年可采,生食或熟食,或切片晒干。
汉语拼音:Fān Mù Guā
性味:甘,平。
用法用量:3~5钱;鲜用不拘量。
功效与作用:健胃消食,滋补催乳,舒筋通络。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乳汁缺少,风湿关节疼痛,肢体麻木,胃、十二指肠溃疡疼痛。
摘录出处④:
摘录:《中药大辞典》
别名:石瓜(《品汇精要》),万寿果(《肇庆府志》),蓬生果、乳瓜(《岭南杂记》),番瓜(《植物名实图考》),木瓜(《台湾植物名录》),广西木瓜、木冬瓜(《陆川本草》)。
药材基源:为番木瓜科植物番木瓜的果实。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
化学成分:果实含番木瓜碱、木瓜蛋白酶、凝乳酶;在淡黄色的果实中含隐黄素、蝴蝶梅黄素、β-胡萝卜素、δ-胡萝卜素和隐黄素环氧化物等色素;在红色的果实中尚含西红柿烃。种子含异硫氰酸苄酯、番木瓜甙。
汉语拼音:Fān Mù Guā
原形态:番木瓜,又名:冬瓜树(《罗江县志》)。
资源分布:广东、福建、台湾、广西、云南等地有栽培。产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甘,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者1~2两;研末5~8分;或绞汁饮。外用:煎水洗。
功效与作用:治胃痛,痢疾,二便不畅,风痹,烂脚。
出处:《现代实用中药》
附方:治远年烂脚:木冬瓜二两,土薏一两,猪脚一条。共煲服。(《陆川本草》)
性状:果实长椭圆形或瓠形,表面黄棕色或深黄色,有十条浅纵槽,长15~25厘米,直径7~12厘米,果皮肉质,有白色浆汁。种子多数,椭圆形,外包有多浆、淡黄色的假种皮,长6~7毫米,直径4~5毫米,种皮棕黄色,具网状突起。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番木瓜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