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尾草的功效_熊尾草的用量和禁忌_熊尾草的性味归经

中药材 熊尾草

汉语拼音:Xión Wěi Cǎo 别名:两广直管花、杂发直管草、当芽、山薄荷、蛇头花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熊尾草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熊尾草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出处③:

摘录:《中华本草》

别名:两广直管花、杂发直管草、当芽、山薄荷、蛇头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thosiphon marmoritis(Hance)Dunn[Plectranthus marmoritis Hance]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石生鸡脚参的全草。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汉语拼音:Xión Wěi Cǎo

原形态:石生鸡脚参,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具分枝,四棱形,被腺短硬毛及金色腺点;侧脉4-5对,弧形。轮伞花序4-6朵花,排列成总状花序;苞片小,卵圆形,长约2.5mm,下面被短硬毛,具缘毛;花萼玫瑰红色,宽筒状,长约6.5mm,外面被短硬毛,上唇宽圆形,下唇具4齿,前2齿钻形,侧2齿三角形,先端均刺状,前2齿较侧2齿长近一倍,果时花萼增大,上唇外反;花冠白色,长约1.5cm,外面被微柔毛及腺点,上唇具4圆裂片,下唇倒卵状匙形;雄蕊4,微露出,前对稍长,花丝分离,花药汇合成1室;花柱先端头状,微凹;花盘前方呈指状膨大。小坚果近三棱状球形,锈色,具小疣突。花期7-8月,果期8-11月。

生态环境:生于阴外岩石山地或路旁。

资源分布:布于广东、广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捣敷。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主口舌生疮;毒蛇咬伤

摘录出处④: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熊尾草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

发表回复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