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毛叶白粉藤

汉语拼音:Máo Yè Bái Fěn Ténɡ 别名:左爬藤、葫芦叶、左边藤、粗壳藤、红背丝绸、白背丝绸。 性味:淡;微涩;平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毛叶白粉藤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毛叶白粉藤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出处③:

摘录:《中华本草》

别名:左爬藤、葫芦叶、左边藤、粗壳藤、红背丝绸、白背丝绸。

英文名:root of Assam Treebine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ssus assamica (Laws.)Craib[Vitis assamica Laws.]

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毛叶白粉藤的藤茎。

采收和储藏:全年或夏、秋季采收,洗净,切段,鲜用呀晒干。

汉语拼音:Máo Yè Bái Fěn Ténɡ

原形态:苦郎藤 攀援亚灌木。全株无毛或多少被锈色短柔毛。小枝有明显的条纹,枝圆柱状;卷须有时分叉,初时被毛,后渐无毛。单叶互生;叶柄长2-5cm,初时被锈色长柔毛;托叶膜质,近圆形,长3-4mm;叶片膜质,心形,长和宽各7-12cm,先端短急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心形,边缘有细锯齿,鲜绿色或暗灰绿色,多少有光泽,干时呈浅红褐色,两面在成熟时无毛或背面有时多少被诱色短柔毛。花两性,聚伞花序组成比叶短并与其对生的伞形花序;花梗纤细,长3-4mm,结果时伸长;花萼杯状,无毛;花瓣4,卵圆形;雄蕊与花瓣对生;花盘浅波状4裂;子房上位,无毛或多少被毛。浆果小,梨形,长6-8mm,直径4-5mm,干时黑色,有种子1颗。花期4-8月,果期8-9月。

生态环境:生于低、中山的密林或溪边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中南、西南及江西、福建、西藏等地。

性状鉴别:性状鉴别 本品藤茎椭圆形或扁圆形,直径0.3-1.5cm。表面黑褐色或灰褐色,有棱状条纹,并伴有多数红褐色点状突起的皮孔。节明显,节间长5-10cm。断面不平坦,皮部窄,木质部呈黄褐色,射线辐射状,导管的孔眼明显,木质部易纵向片状分离,中心髓部红褐色。气微,味淡,口尝有滑腻感。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木栓层细胞5-6列,排列紧密,内含棕色或红棕色物质。皮层较窄。中柱鞘纤维成束,木化。韧皮射线顶端呈喇叭状,合众多草酸钙簇晶,韧皮部筛管直径25-40μm。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宽广,导管孔径较大,直

性味:淡;微涩;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外用:适量,捣敷。

功效与作用:止咳;平喘;解毒。主咳嗽;哮喘;毒蛇咬伤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味淡、微涩、平。有拔毒消肿、散瘀止痛的功能。用于跌打损伤、扭伤。风湿关节疼痛、骨折、痈疮肿毒。

归经:肝;肾经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藤茎椭圆形或扁圆形,直径0.3-1.5cm。表面黑褐色或灰褐色,有棱状条纹,并伴有多数红褐色点状突起的皮孔。节明显,节间长5-10cm。断面不平坦,皮部窄,木质部呈黄褐色,射线辐射状,导管的孔眼明显,木质部易纵向片状分离,中心髓部红褐色。气微,味淡,口尝有滑腻感。

摘录出处④: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毛叶白粉藤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