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鱼的功效_花鱼的用量和禁忌_花鱼的性味归经

中药材 花鱼

汉语拼音:Huā Yú 别名:青脖 性味:味甘;性平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花鱼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花鱼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辞典》


摘录出处③:

摘录:《中药大辞典》

别名:青脖(《中国经济动物志》)。

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秉氏鲈鲤的肉。

汉语拼音:Huā Yú

原形态:体形长而侧扁。长约20余厘米。头背部平广,头前端较尖,下颌向前突出。口亚上位,呈斜裂。须2对,前对较后对略短,后对长与吻长约相等。眼前上位,距吻较近。下咽齿3行,尖端微弯。鳃孔大,两侧鳃膜联于鳃峡处极接近。鳞中等大,胸部、腹部的鳞片较小,且隐于表皮之下。侧线鳞51~54,侧线较直,向后伸至尾鳍基中轴。背鳍Ⅲ8~9,起点在腹鳍的稍后方,第3不分枝鳍条骨化,基部后缘具细齿。臀鳍Ⅲ5,末端不达尾鳍基。背面青黑色,侧面及腹部白色,体侧鳞绝大部分有一黑色边缘,在体侧联成较整齐的直条纹;头、背部有分散的小黑点,背鳍、胸鳍、尾鳍微黑。幼鱼多在支流或干流的沿岸,成鱼多在大水面游弋,性凶猛,常捕食其他鱼类。

资源分布:分布长江上游的干、支流中,如岷江、嘉陵江、雅硥江等处。

性味:《滇南本草》:"味甘,平。"

功效与作用:《滇南本草》:"食之解诸疮;烧灰服之,治疟疾冷症。"

出处:《滇南本草》

摘录出处④:

摘录:《中华本草》

别名:青脖

英文名:flower fish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machilus nigromaculatus Regan

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黑斑条鳅的肉。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捕捞。捕得后,除去鳞片、内脏,洗净鲜用。

汉语拼音:Huā Yú

原形态:黑斑条鳅,为小型鱼类,体稍侧扁,体长56-60mm,粗细如手指,背腹轮廓微弓。头小,口端位,有小触须3对。眼小,侧上位,距吻端较距鳃盖后缘为近。眼间隔甚狭,眼径大于眼间隔。鳞细,不易辨认。侧线鳞125。背鳍11-12,起点距尾鳍基较距吻端为近。臀鳍8,紧接肛门之后。尾鳍平截形。

生态环境:生活于滇池近岸及附近小河、水塘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昆明湖、抚仙湖等处。

性味:味甘;性平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适量;或煅研为末。

功效与作用:补肺肾;益精;止嗽。主补肺肾;益精;止嗽

各家论述:《滇南本草》:食之解诸疮;烧灰服之,治疟疾冷症。

归经:心;肝经

出处:出自《滇南本草》。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花鱼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

发表回复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