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香薷的功效_土香薷的用量和禁忌_土香薷的性味归经

中药材 土香薷

汉语拼音:Tǔ Xiānɡ Rú 别名:小叶薄荷(《植物名实图考》),满坡香、野荆芥(《贵州民间药物》),白花茵陈、香草(《江西中药》),五香草、山薄荷、暑草、对叶接骨丹(《陕西植药调查》),土茵陈(《广西药植名录》)。 性味:《贵州民间药物》:性凉,味辛,无毒。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土香薷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土香薷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辞典》

别名:小叶薄荷(《植物名实图考》),满坡香、野荆芥(《贵州民间药物》),白花茵陈、香草(《江西中药》),五香草、山薄荷、暑草、对叶接骨丹(《陕西植药调查》),土茵陈(《广西药植名录》)。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牛至的全草。7~8月开花前采收地上部分,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直立,高25~50厘米,有分枝。茎基部木质化,光滑,呈圆柱形,上部方形,表面浅棕紫色,有细绒毛,具节。叶对生,卵圆形,长1~3厘米,宽6~15毫米,先端钝,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全缘,两面均有腺点和细毛;叶柄长2~5毫米。花两性,轮生2花,密集成顶生的穗状伞房花序;苞片有短柄,卵圆形,两面均有细毛;花萼圆筒状,长2.3毫米,具5齿和脉纹15条,外面和齿缘上有毛,内有腺点;花冠粉红色,上面有细毛和腺点,2唇,上唇直立,顶端有微凹,下唇3裂;雄蕊4,着生于冠筒喉部;花柱顶端2裂。小坚果4枚,褐色,光滑。花期7~10月。果期10~11月。

资源分布:生长于山坡草地、路边或山谷。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主产江西、湖南、云南、四川。此外,广西、甘肃、贵州,陕西等地亦产。

性状鉴别:干燥全草,带根或不带根,长约30~40厘米,茎粗约2~3毫米,表面灰绿色,微显棕紫色,密被毛茸,节明显,节间长2~3厘米;易折断,断面纤维性,黄绿色。叶皱缩,绿色,完整者为卵圆形,表面有短小毛茸。多无花序。气微香。以叶多、色绿,无花序,去根者为佳。

性味:《贵州民间药物》:性凉,味辛,无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钱。外用:煎水洗。

功效与作用:解表,理气,化湿。治伤风感冒,发热,呕吐,胸膈胀满,腹泻,黄疸,小儿疳积。
①《贵州民间药物》:去皮肤湿热,解表,止痛,治伤风发热,止呕吐。
②《广西药植名录》:治黄疸,疳积,小儿热泻,水肿。
③《陕西中草药》:活血祛瘀,止痛生肌,通窍利膈,调经。治跌打损伤,骨折,胸膈胀满,崩漏,白带。
④《贵州草药》:解表,理气,利湿。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附方:①治皮肤湿热瘙痒:土香薷(鲜草)半斤,熬水沐浴。
②治伤风发热,鼻塞,咳嗽或呕吐:满坡香(干)三钱,紫苏二钱,枇杷叶(干)二钱,灯心草一钱。煎服,一日三次,一次二酒杯。
③治气阻食滞:满坡香、阎王刺各四钱,土柴胡、走游草、土升麻、香樟根、茴香根各三钱。水煎服,每日三次。(①方以下出《贵州民间药物》)
④治白带:五香草、硫黄各三钱。水煎服。(《陕西中草药》)

摘录出处②: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山苏子、水荆芥、野香薷、香薷草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香薷属植物土香薷Elsholtzia ciliata (Thunb.)Hyland. [E. patrini (Lepech.)Garcke],以全草入药。夏、秋抽穗开花时采割,去净杂质晒干或鲜用。

化学成分:茎和叶含有挥发油0.26~0.59%,干茎、叶含量为0.8~2%,油中主要成分为香薷酮(elsholtzia-ketone. C10H14O2)、倍半萜类,种子含脂肪油约38~42%。

汉语拼音:Tǔ Xiān Rú

原形态:一年生芳香草本,高达90厘米。茎直立,四棱形,紫褐色,多分枝,有短柔毛。叶对生,有细柄,叶面有短毛,下面略呈紫色。夏末秋初开花,假穗状花序顶生,直立或上部稍弯;花小,密集,偏向花序一侧着生;4个小坚果卵形,棕褐色,包围于被毛的宿萼内,萼齿刺状。

资源分布:生于田园边、路旁、山溪边及阴湿草地。分布于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及台湾、陕西、四川、云南及西藏等地。

性味:辛,微温。

用法用量:1~3钱。

功效与作用:发汗,解暑,利尿。夏季感冒,发热无汗,中暑,急性胃肠炎,胸闷,口臭,小便不利。

摘录出处③:

摘录:《中药大辞典》

别名:小叶薄荷(《植物名实图考》),满坡香、野荆芥(《贵州民间药物》),白花茵陈、香草(《江西中药》),五香草、山薄荷、暑草、对叶接骨丹(《陕西植药调查》),土茵陈(《广西药植名录》)。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牛至的全草。7~8月开花前采收地上部分,晒干或鲜用。

汉语拼音:Tǔ Xiānɡ Rú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直立,高25~50厘米,有分枝。茎基部木质化,光滑,呈圆柱形,上部方形,表面浅棕紫色,有细绒毛,具节。叶对生,卵圆形,长1~3厘米,宽6~15毫米,先端钝,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全缘,两面均有腺点和细毛;叶柄长2~5毫米。花两性,轮生2花,密集成顶生的穗状伞房花序;苞片有短柄,卵圆形,两面均有细毛;花萼圆筒状,长2.3毫米,具5齿和脉纹15条,外面和齿缘上有毛,内有腺点;花冠粉红色,上面有细毛和腺点,2唇,上唇直立,顶端有微凹,下唇3裂;雄蕊4,着生于冠筒喉部;花柱顶端2裂。小坚果4枚,褐色,光滑。花期7~10月。果期10~11月。

资源分布:生长于山坡草地、路边或山谷。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主产江西、湖南、云南、四川。此外,广西、甘肃、贵州,陕西等地亦产。

性味:《贵州民间药物》:"性凉,味辛,无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钱。外用:煎水洗。

功效与作用:解表,理气,化湿。治伤风感冒,发热,呕吐,胸膈胀满,腹泻,黄疸,小儿疳积。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附方:①治皮肤湿热瘙痒:土香薷(鲜草)半斤,熬水沐浴。

性状:干燥全草,带根或不带根,长约30~40厘米,茎粗约2~3毫米,表面灰绿色,微显棕紫色,密被毛茸,节明显,节间长2~3厘米;易折断,断面纤维性,黄绿色。叶皱缩,绿色,完整者为卵圆形,表面有短小毛茸。多无花序。气微香。以叶多、色绿,无花序,去根者为佳。

摘录出处④:

摘录:《中华本草》

别名:香草头、土薄荷、土薷香、野上比苏、鱼香草、水芳药、山苏子、边枝花、酒饼叶、排香草、蜜蜂草

英文名:All Grass of Common Origanum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sholtzia ciliata (Thunb.)Hyland.[Si-deritis ciliata Thunb.; Elsholtzia cristata Willd.; E.patrini(Lepech.) Garcke]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香薷的全草。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或鲜用。

化学成分:全草含黄酮类,甾醇类,三萜类,烷烃类及机酸类等化合物。

汉语拼音:Tǔ Xiānɡ Rú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90cm。茎直立,本棱形,紫褐色,多分枝,被疏柔毛。叶对生;叶柄长5-35mm,边缘具狭翅,披毛。叶片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3-9cm,宽1-4cm,边缘具锯齿,上面被小硬毛,下面叶脉被小硬毛,其余散布腺点;轮伞花序多花密集成假穗状花序,长2-7cm,顶生和腑生;苞片宽卵圆形或扁圆形,先端针芒状,外面近无毛而具腺点,边缘具缘毛;花萼钟形,长约1.5mm,外面有毛和腺点,萼齿5,前2齿较长,先端具针芒状;花冠淡紫色,外面被毛,上唇直立,先端微缺,下唇3裂,中裂片半圆形;雄蕊4,前对较长,伸出,花丝无毛,花药2室;雌蕊子房4裂,花柱内蒙古自治区藏,柱头2浅裂。小坚果长圆形,长约1mm,棕黄色。花期7-10月,果期8-10月。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可达3400m的山地、林内、河岸和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地区除青海、新疆外、全国各地均有产。

性状鉴别:性状鉴别 茎呈方柱形,多分枝,长30-50cm,表面紫褐色;质脆。叶卷曲皱缩,展平后呈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3-9cm,宽1-4cm,上面暗绿色,有疏生硬毛,下面淡绿以,散生多数亮黄色腺点;叶柄长0.5-3cm,有小硬毛。顶生假穗状花序,稍偏向一侧,花淡紫色。揉搓后有特异清香,味辛凉。
以枝嫩、穗多、多香浓者为佳。
显微鉴别 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壁波状弯曲,角质纹理明显,非腺毛单细胞,短小,呈锥形,也有多细胞非腺毛。下表皮叶脉上非腺毛1-4(-6)细胞,表面有疣状突起。上、下表皮均有腺

性味:味辛;性微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捣敷;煎水含漱或熏洗。

功效与作用:发汗解暑;化湿利尿。主夏季感冒;中暑;泄泻;小便不利;水肿;湿疹;痈疮

各家论述:1.《贵州民间药物》:去皮肤湿热,解表,止痛。治伤风发热,止呕吐。2.《广西药植名录》:治黄疸,疳积,小儿热泻,水肿。3.《陕西中草药》:活血祛瘀,止痛生肌,通窍利膈,调经。4.《贵州草药》:解表,理气,利湿。

用药禁忌:《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热病汗多表虚者忌用。

归经:归肺;胃经

出处: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性状:性状鉴别 茎呈方柱形,多分枝,长30-50cm,表面紫褐色;质脆。叶卷曲皱缩,展平后呈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3-9cm,宽1-4cm,上面暗绿色,有疏生硬毛,下面淡绿以,散生多数亮黄色腺点;叶柄长0.5-3cm,有小硬毛。顶生假穗状花序,稍偏向一侧,花淡紫色。揉搓后有特异清香,味辛凉。

注意:《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热病汗多表虚者忌用”。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土香薷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

发表回复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