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石蜈蚣

汉语拼音:Shí Wú Gōn 别名:蚂蝗七、石螃蟹、石棉、岩白菜、岩蚂蝗 性味:味苦;微辛;性凉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石蜈蚣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石蜈蚣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出处③:

摘录:《中华本草》

石蜈蚣的功效_石蜈蚣的用量和禁忌_石蜈蚣的性味归经-医学资源分享网

别名:红蚂蝗七、石螃蟹、石棉、岩白菜、岩蚂蝗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irita fimbrisepala Hand. Mazz.

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蚂蝗七的根茎或全草。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汉语拼音:Shí Wú Gōn

原形态:蚂蝗 多年生草本。根茎粗长,扁圆柱形,有横纹,似蚂蝗状,下侧生多数须根。叶均基生;叶柄长2-8.5cm,有疏柔毛;叶片革质,卵形、宽卵形或近圆形,长4-10cm,宽3.5-11cm,先端急尖或微钝,基部歪斜或宽楔形至截形,或一侧心形,两侧不对称,边缘有锯齿,两面疏被长伏毛。聚伞花序1-4(-7)支,骨1-5花;花序梗长6-28cm。被柔毛;苞片狭卵形至三角形,被柔毛;花梗长5-30cm;花萼长约10mm,5裂至基部,裂片线状披针形形,边缘上部有齿;花冠淡紫色或紫色,长4-6.5cm,外面疏被短柔毛,在内面上唇有2条纵毛,花冠筒细漏斗,长2.5-3.8cm,上唇2裂,下唇3裂;雄蕊2,花丝基部被疏柔毛,花药相连,有髯毛;退化雄蕊2,无毛;花盘环状;子房及花柱密被短腺毛,柱头2裂。蒴果长6-8cm,宇航局生短腺毛。种子纺锤形,长6-8mm。花期3-4月。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1000m的山地林中石上或岩石上、山谷溪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及贵州等地。

性味:味苦;微辛;性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功效与作用:清热利湿;行滞消积;止血活血;解毒消肿。主痢疾;肝炎;小儿疳积;胃痛;吃力血;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痈肿疮毒

摘录出处④: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石蜈蚣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