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标蛇的功效_鼠标蛇的用量和禁忌_鼠标蛇的性味归经

中药材 鼠标蛇

汉语拼音:Huá Shǔ Shé 别名:草锦蛇、黄闺蛇、水律蛇、水南蛇、长标蛇 性味:味甘;咸;性平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鼠标蛇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鼠标蛇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出处③:

摘录:《中华本草》

别名:草锦蛇、黄闺蛇、水律蛇、水南蛇、长标蛇

英文名:Snake

药材基源:药材基源:为游蛇科动物鼠标蛇除去内脏的全体。

化学成分:鼠标蛇含有具有降压作用的甲状旁腺提取物,胆囊中含有丰富的钙、镁、锌、铜和铁,其中钙为最主要成分,镁次之。

汉语拼音:Huá Shǔ Shé

原形态:鼠标蛇,全长右达2m以上。背面黄褐色,体后部有不规则的黑色横斑;头部黑褐色;腹面黄白色。颊鳞3,上唇鳞8,眼前鳞2,眼后鳞2;前颞鳞2,后颞鳞2(3)。体鳞颈部18-21行,体中部15-17行,肛前14行。背中央的鳞起棱,体后起棱者增至4-6行。腹鳞190-201;尾璨来雄性105-1416,雌性66-170。

资源分布:生态环境:生活于山区及平原;性粗暴。以蟾蜍、蛙类、蜥蜴、鸟类、鼠类为食。

性味:味甘;咸;性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浸酒。

功效与作用:祛风止痛;舒筋通络。主风湿痹证;肢体麻木;瘫痪

各家论述:《中国药用动物志》:应用同灰鼠蛇。

归经:肝;肾经

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性状:性状鉴别,本品呈圆盘形。务径20-60mm,头居中椭圆形,黑褐色,吻钝圆不上翘,背部灰褐色,杂斑。尾细长,渐细。背部鳞片黄褐色,类椭圆形,长6.5-7mm,宽3.5-4.5mm,上半部边缘整齐,先端有2个端窝,类圆形,下半部边缘不整齐;蛇体背中线处的鳞片具棱脊,多数不具棱脊;鲜片表面光滑,平展,半透明。气腥,味咸。

摘录出处④: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鼠标蛇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

发表回复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