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蕴的功效_海蕴的用量和禁忌_海蕴的性味归经

中药材 海蕴

汉语拼音:Hǎi Yùn 别名:滑溜菜 性味:咸;寒;无毒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海蕴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海蕴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辞典》

药材基源:为海蕴科植物海蕴的藻体

原形态:藻体丝状粘滑,浅褐色至黄绿色,由丝状体组成的假膜体,外形呈圆柱形,常中空,具有不规则的二叉式小分枝,体高8~30厘米或更长,基部固着器为盘状。单室孢子囊椭圆形或倒卵圆形,多室子囊线形。
附着在其它低潮线附近的藻体上,多数附着在绳藻或海蒿子的藻体上。

资源分布:分布辽宁、山东、广东等地沿海。

性味:《本草拾遗》:咸,寒,无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

功效与作用:《本草拾遗》:主瘿瘤结气在喉间,下水。

出处:《本草拾遗》

摘录出处③:

摘录:《中华本草》

别名:滑溜菜

英文名:Algae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macystus decipiens(Sur.)Kuck.[Mesogloea decipiens Sur.;Cladosiphon decipiens(Sur.)Okam.]

药材基源:为海蕴科植物海蕴的藻体。

化学成分:含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α,β-胡萝卜素(carotene),β-玉蜀黍胡萝卜素(β-zeacarpteme),海胆烯酮(echinenone),岩藻黄质(fucoxanthin),鲶鱼黄质(parasiloxanthin),7,8-二氢鲶鱼黄质(7,8-dihydroparasiloxanthin),硫酸多糖(sulfated polysaccharide),多种有机酸。

汉语拼音:Hǎi Yùn

原形态:藻体丝状线形,极粘滑,浅褐色或黄绿色;成体逐渐变为黄褐色或暗褐色,高10-15(-30)cm或更长。质柔软,极粘滑,稍中空,枝近互生,具不规则二叉式小分枝。髓部细胞长椭圆形,宽50-80μm,长100-150μm,排列疏松。皮层由单列或略分枝的同化丝组成,略弯曲,通常由10-15个细胞组成。基部常长出无色的毛。繁殖时由同化丝转化而成单室孢子囊,椭圆形或倒卵圆形;多室孢子囊线形。

生态环境:生于平静的内湾、低潮线下。常缠绕附着在马尾藻属的多种藻体上。

资源分布:我国沿海均有分布。

性状鉴别:性状鉴别 藻体卷曲成团,黑褐色至灰黄绿色。水浸展平后呈线形,长8-25cm,枝近互生,呈不规则二叉式分枝。柔软而粘滑。质脆易碎,断面常中空。气微腥,味咸。

性味:咸;寒;无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功效与作用:消痰软坚;利水消肿。主瘿瘤;甲状腺肿;喉炎;支气管炎

各家论述:《本草拾遗》:主瘿瘤结气在喉间,下水。

归经:肝;肺经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1.《本草拾遗》:海蕴,生大海中。细叶如马尾,似海藻而短也。
2.《纲目》:海蕴,温、乱丝也,其叶似之,故名。

性状:性状鉴别 藻体卷曲成团,黑褐色至灰黄绿色。水浸展平后呈线形,长8-25cm,枝近互生,呈不规则二叉式分枝。柔软而粘滑。质脆易碎,断面常中空。气微腥,味咸。

摘录出处④:

摘录:《中药大辞典》

别名:滑溜菜

英文名:Algae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macystus decipiens(Sur.)Kuck.[Mesogloea decipiens Sur.;Cladosiphon decipiens(Sur.)Okam.]

药材基源:为海蕴科植物海蕴的藻体。

化学成分:含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α,β-胡萝卜素(carotene),β-玉蜀黍胡萝卜素(β-zeacarpteme),海胆烯酮(echinenone),岩藻黄质(fucoxanthin),鲶鱼黄质(parasiloxanthin),7,8-二氢鲶鱼黄质(7,8-dihydroparasiloxanthin),硫酸多糖(sulfated polysaccharide),多种有机酸。

汉语拼音:Hǎi Yùn

原形态:藻体丝状线形,极粘滑,浅褐色或黄绿色;成体逐渐变为黄褐色或暗褐色,高10-15(-30)cm或更长。质柔软,极粘滑,稍中空,枝近互生,具不规则二叉式小分枝。髓部细胞长椭圆形,宽50-80μm,长100-150μm,排列疏松。皮层由单列或略分枝的同化丝组成,略弯曲,通常由10-15个细胞组成。基部常长出无色的毛。繁殖时由同化丝转化而成单室孢子囊,椭圆形或倒卵圆形;多室孢子囊线形。

生态环境:生于平静的内湾、低潮线下。常缠绕附着在马尾藻属的多种藻体上。

资源分布:我国沿海均有分布。

性状鉴别:性状鉴别 藻体卷曲成团,黑褐色至灰黄绿色。水浸展平后呈线形,长8-25cm,枝近互生,呈不规则二叉式分枝。柔软而粘滑。质脆易碎,断面常中空。气微腥,味咸。

性味:咸;寒;无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功效与作用:消痰软坚;利水消肿。主瘿瘤;甲状腺肿;喉炎;支气管炎

各家论述:《本草拾遗》:主瘿瘤结气在喉间,下水。

归经:肝;肺经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1.《本草拾遗》:海蕴,生大海中。细叶如马尾,似海藻而短也。
2.《纲目》:海蕴,温、乱丝也,其叶似之,故名。

性状:性状鉴别 藻体卷曲成团,黑褐色至灰黄绿色。水浸展平后呈线形,长8-25cm,枝近互生,呈不规则二叉式分枝。柔软而粘滑。质脆易碎,断面常中空。气微腥,味咸。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海蕴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

发表回复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