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犁头

汉语拼音:Lí Tóu Cǎo 别名:紫金锁、紫花地丁、小甜水茄(《植物名实图考》),瘩背草(《南京民间药草》),三角草、犁头尖、烙铁草(《江西民间草药》),地丁草、紫地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性味:《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微苦,寒。"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犁头草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犁头草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中药大辞典》

犁头草的功效_犁头草的用量和禁忌_犁头草的性味归经-医学资源分享网

别名:紫金锁、紫花地丁、小甜水茄(《植物名实图考》),瘩背草(《南京民间药草》),三角草、犁头尖、烙铁草(《江西民间草药》),地丁草、紫地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药材基源:为堇菜科植物犁头草的全草或根。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汉语拼音:Lí Tóu Cǎo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主根粗短,白色。叶丛生,长卵形至三角状卵形,长2~6厘米,宽1.5~4厘米,先端钝,基部心形,边缘具钝锯齿,下面稍带紫色,两面及叶柄稍有毛或无毛;托叶白色,具长尖,有稀疏的线状齿;叶柄长2~8厘米,上端有狭翅。花梗长6~12厘米,中部有线状小苞片2枚。花两性,花萼5,披针形,长5~7毫米,附属物上常有钝齿;花瓣5,紫色,倒卵状椭圆形,长约1.5厘米,距长约7毫米;雄蕊5;子房上位,1室,柱头三角形凸状。蒴果长圆形,裂瓣有棱沟,长6~10毫米。花期4月。果期5~8月。

资源分布:生长于山野、路旁向阳或半阴处。分布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福建、台湾等地。

性味:《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微苦,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捣汁或入丸剂。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功效与作用:①治疗白喉

出处:《江西民间草药》

附方:①治瘩背:瘩背草根,打烂加糖或红胡椒拌敷患处;并在周围用面飞沫作围。(《南京民间药草》)

摘录出处②:

摘录:《辞典》

别名:紫金锁、紫花地丁、小甜水茄(《植物名实图考》),瘩背草(《南京民间药草》),三角草、犁头尖、烙铁草(《江西民间草药》),地丁草、紫地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药材基源:为堇菜科植物犁头草的全草或根。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主根粗短,白色。叶丛生,长卵形至三角状卵形,长2~6厘米,宽1.5~4厘米,先端钝,基部心形,边缘具钝锯齿,下面稍带紫色,两面及叶柄稍有毛或无毛;托叶白色,具长尖,有稀疏的线状齿;叶柄长2~8厘米,上端有狭翅。花梗长6~12厘米,中部有线状小苞片2枚。花两性,花萼5,披针形,长5~7毫米,附属物上常有钝齿;花瓣5,紫色,倒卵状椭圆形,长约1.5厘米,距长约7毫米;雄蕊5;子房上位,1室,柱头三角形凸状。蒴果长圆形,裂瓣有棱沟,长6~10毫米。花期4月。果期5~8月。

资源分布:生长于山野、路旁向阳或半阴处。分布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福建、台湾等地。

性味:《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微苦,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捣汁或入丸剂。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治痈疽,疔疮,瘰疬,乳痈,外伤出血。
①《植物名实图考》:根:治火症,功同地丁。
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热,消肿,解毒。

出处:《江西民间草药》

附方:①治瘩背:瘩背草根,打烂加糖或红胡椒拌敷患处;并在周围用面飞沫作围。(《南京民间药草》)
②治痈疽疔疮,无名肿毒:鲜犁头草、鲜野菊花叶各等量。同捣烂,敷患处;或鲜犁头草全草,加白糖少许,捣敷亦可,每日换一次。同时捣汁一酒杯内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③治痈肿、疔疮、攘疬、乳痈、指疔:鲜犁头草捣烂敷;或晒干研末,鸡蛋白调敷,一日换一、二次。
④治疔疮:犁头草研末,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九丸,开水送下。
⑤治妇人产后瘀血痛如刀刺:鲜犁头草一两,切碎,鸡蛋两个同搅和,加油略炒,再加水煎服。
⑥治毒蛇咬伤;鲜犁头草捣烂敷患处,一日换一、二次。(③方以下出《江西民间草药》)
⑦治外伤出血:犁头草、酢浆草各适量,捣烂,外敷患处,纱布加压包扎;或单用犁头草捣敷。(江西《草药手册》)
⑧治盐卤中毒:鲜犁头草捣汁二酒杯,开水冲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摘录出处③: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铧头草、犁铧尖、犁嘴草、箭头草、如意草、玉如意、耳钩草

药材基源:菜科菜属植物犁头草Viola japonica Langsd.或长萼堇菜V. inconspicua Blume,以全草入药。夏秋开花时采集全草,晒干。

汉语拼音:Lí Tóu Cǎo

性味:苦、微辛,寒。

用法用量:干品0.5~1两(鲜品1~2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急性结膜炎,咽喉炎,急性黄疸型肝炎,乳腺炎,痈疖肿毒,化脓性骨髓炎,毒蛇咬伤。

用药禁忌:服药后不可喝热水、吃热食。

注意:服药后不可喝热水、吃热食。

摘录出处④:

摘录:《中华本草》

别名:紫金锁、紫花地下、小甜水茄、瘩背草、三角草、犁头尖、烙铁草、地丁草、紫地丁、羊蹄甲、犁烨尖。

英文名:all-grass of japanese Violet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ola concordifolia C.J.Wang [V.cordifolia W.Beck.;V.japonic acut.non Langsd.]

药材基源:为堇菜科植物心叶堇菜的全草。

采收和储藏:4-5月果实成熟期,采收全草,去净泥土,鲜用或晒干。

汉语拼音:Lí Tóu Cǎo

原形态:心叶堇菜 多年生草本。无地上茎和匍匐枝。根茎粗短,节密生,粗约4-5mm;支根多条,较粗壮而伸长。叶多数,基生;叶柄在花期通常与叶片近等长,在果期远较叶片长;托叶短,下部与叶柄合生,长约1cm,离生部分开展;叶片卵形,宽卵形或三角状卵形,稀肾状,长3-8cm,宽3-8cm,先端尖或稍钝,基部深心形或宽心形,边缘具多数圆钝齿,两面无毛或疏生短毛。花淡紫色;花便不高出于叶片;近中部有2枚线状披针形小苞片;萼片宽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附属物长约2mm,末端钝或平截;上方与测方花瓣倒卵形,下方花瓣长倒心形;距圆筒状,长4-5mm,粗约2mm。蒴果椭圆形,长约1cm。

生态环境:生于林缘、林下开阔草地间、山地草丛、溪谷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等地。

性状鉴别:本品在华东地区作紫花地丁入药。参见紫花地丁条。

性味:味苦;微辛;性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或捣汁服。外用:适量,捣敷。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化瘀排脓;凉血清肝。主痈疽肿毒;乳痈;肠痈下血;化脓性骨髓炎;黄疸;目赤肿痛;瘰疬;外伤出血;蛇伤

各家论述:1.《植物名实图考》:根:治火症,功同地丁。
2.《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热,消肿,解毒。

归经:肝;脾经

出处:出自《江西民间常用草药》

附方:①治瘩背:瘩背草根,打烂加糖或红胡椒拌效患处;并在周围用面飞沫作围。(《南京民间药草》)②治痈疽疔疮,无名肿毒:鲜犁头草、鲜野菊花叶各等量。同捣烂,敷患处;或鲜犁头草全草,加白糖少许,捣敷亦可,每日换一次。同时捣汁一酒杯内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③治痈肿、疔疮、瘰疬、乳痈、指疔:鲜犁头草捣烂敷;或晒干研末,鸡蛋白调敷,一日换一、二次。④治疔疮:犁头草研末,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九丸,开水送下。⑤治妇人产后瘀血痛如刀刺:鲜犁头草一两,切碎,鸡上两个同搅和,加油略炒,再加水煎服。⑥治毒蛇咬伤;鲜犁头草捣

性状:本品在华东地区作紫花地丁入药。参见紫花地丁条。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犁头草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