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螲蟷

汉语拼音:Zhì Dānɡ 别名:土蜘蛛、颠蟷虫 性味:味咸;性寒;有毒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螲蟷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螲蟷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中华本草

螲蟷的功效_螲蟷的用量和禁忌_螲蟷的性味归经-医学资源分享网

别名:土蜘蛛、颠蟷虫

英文名:Trap spider

药材基源:药材基源:为螲蟷科动物螲蟷的全虫。

汉语拼音:Zhì Dānɡ

原形态:螲蟷,体长椭圆形,长10mm,头胸部大于腹部。口小,位于头端,头胸部上面前端有单眼4对。下面有附肢6对,第1对螯肢,第2对为脚须,似触角。雄者末端节膨大成交配器。其余4对为步足。胸部背面中央有U状沟。腹部卵圆形,前腹面中央有生殖孔,并有生殖板覆盖。尾端有疣状纺缍突2对,尖端有小孔内通纺绩腺,能分泌粘液而抽丝。全体呈黑褐色,腹部有白色带纹7对。

资源分布:生态环境:穴居土中。

性味:味咸;性寒;有毒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功效与作用:解毒蚀疮。主疔疮肿痛;附骨疽;赘疣

各家论述:《本草拾遗》:主一切丁肿,附骨疽蚀筹疮,宿肉鼓癌,烧为末和腊月猪脂效之。

归经:心经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注意:《中国药用动物志》:“本品有毒,用之宜慎。”

摘录出处③:

摘录:《中药大辞典》

别名:土蜘蛛、蛈蝪(《尔雅》),颠蟷虫(《本草拾遗》),蛈母(《纲目》)。

药材基源:为螲蟷科动物螲蟷的全虫。

汉语拼音:Zhì Dānɡ

原形态:体长椭圆形,长约1厘米余。全身黑褐色。头胸部比腹部较大,口小,位于头端,适于吮吸;头胸部上面前端有单眼4对;下面有附肢6对,第1对螯状,第2对为脚须,似触角,雄者末节膨大成交配器。余4对为步足。胸部背面中央有U状沟。腹部卵圆形,有7对白色带纹,前腹面中央有生殖孔,并有生殖板覆盖。尾端有疣状纺锤突2对,尖端有小孔,内通纺绩腺,能分泌粘液,而抽丝。

性味:①《本草拾遗》:"有毒。"

功效与作用:《本草拾遗》:"主一切丁肿,附骨疽蚀等疮,宿肉赘瘤,烧为束和腊月猪脂敷之。亦可同诸药为膏,主丁肿出根。"

出处:《本草拾遗》

摘录出处④: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螲蟷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