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桦皮的功效_白桦皮的用量和禁忌_白桦皮的性味归经

中药材 白桦皮

汉语拼音:Bái Huà Pí 别名:刻因托斯(维名)。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白桦皮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白桦皮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出处③:

摘录:《中药大辞典》

别名:刻因托斯(维名)。

药材基源:为桦木科植物疣枝桦的树皮。采伐树木时剥皮,晒干,生用或炒炭用。

化学成分:木材含多量戊聚糖,萜类和甾醇的脂肪酸酯。尚有白花色甙反应。

汉语拼音:Bái Huà Pí

原形态:疣枝桦,又名:疣桦。落叶乔木。树皮灰白色,由数层薄皮组成,易剥离,内皮橘黄色。枝条常下垂,红褐色,有光泽。叶互生,常2叶聚生一处,三角状卵形或菱状卵形,长3~7.5厘米,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至截形,边缘有重锯齿,无毛,侧脉6~8对。穗状花序腋生或顶生。果序圆柱状,长1~3厘米,下垂;果苞3裂,中裂片三角形,侧裂片下弯,比中裂片长;小坚果卵形,膜质翅较果宽2倍。

资源分布:生于河滩、山谷或针叶林缘。分布新疆北部。

用法用量:内服:焙焦研末,0.5~1钱;或取皮内鲜汁饮。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止咳。治急、慢性痢疾,咳嗽气喘,乳痈。

出处:《新疆中草药手册》

附方:①治急性细菌性痢疾、慢性痢疾:白桦皮三两,枣树皮一两,分别焙焦,共为细末。每次五分至一钱,一日三、四次。空腹开水冲服。

摘录出处④: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白桦皮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

发表回复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