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齿瓣延胡索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齿瓣延胡索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齿瓣延胡索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中药大辞典》
别名:蓝雀花、蓝花菜、元胡
英文名:RhizomaCorydalis Turschaninovii
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齿瓣延胡索Corydalisturschaninovii Bess.的块茎。
化学成分:含延胡索甲素、乙素、丙素、丁素,四氢小檗碱、棕榈酸、豆甾醇、油酸、亚油酸、亚油烯酸、皂甙等。
汉语拼音:Chǐ Bàn Yán Hú Suǒ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8~25cm。茎稍粗,生于鳞片叶腋处,鳞叶较大,长2cm。茎上部生2~3叶;叶片长6~8cm,二回三出全裂,小叶片披针形或狭倒卵形,全缘。总状花序顶生;花瓣4,蓝紫色,上唇顶端2浅裂,有短尖,矩圆筒状,下唇2裂;雄蕊6;雌蕊1,条形。蒴果近念珠状,长1.5cm。花期4~5月,果期6~7月。
资源分布:生于疏林下或林缘灌丛、山坡稍湿地。产于东北。
功效与作用:同延胡索。
性状:块茎扁球形、宽锥形或细锥状,直径0.5~2.5cm。表面鲜黄色或黄色。上端有少数疙瘩状侧块茎,底部可见不定根痕。质坚硬,断面鲜黄色,角质,有蜡样光泽。味苦。
摘录出处③:
摘录:《中华本草》
别名:蓝雀花、蓝花菜。
药材基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齿瓣延胡索及其各变型的块茎。
化学成分:齿瓣延胡索块茎含小檗碱(berberine),左旋紫堇碱(corydaline),原阿片碱(protopine),α-别隐品碱(α-al-locryptopine),四氢黄连碱(tetrahydrocoptisine),左旋四氢小檗碱(canadine),左旋紫堇定(corydine),异紫堇定,左旋海罂粟碱(glaucine),黄连碱,掌叶防己碱(palmatine),消旋四氢掌叶防己碱等生物碱,还含脂肪酸,豆甾醇(stigmasterol)等。
汉语拼音:Chǐ Bàn Yán Hú Suǒ
原形态:齿瓣延胡索 多年生草本,无毛,高10-30cm。块茎球形,外被多层浅棕色栓皮,直径15-20mm,有时瓣裂。茎直立或倾斜,茎基部有鳞片1枚,节部有时膨大成小块茎。叶2-3枚,具长柄;叶片第一回5出羽状,第二回3出全裂,未回裂片披针形,窄卵形或窄倒卵形,长1-5cm,全缘,先端具3粗齿。总状花序顶生,密集花20-30朵;苞片椭圆形,先端深裂,裂片细而长尖;花蓝紫色,长15-25mm,4瓣,2轮,外轮上瓣最大,瓣片先端二浅裂,具明显短尖,边缘具波状小圆齿,下部延伸成圆筒状距,长约8-12mm;雄蕊6,花丝每3枚成束;雌蕊长5-8mm,子房扁圆柱形,花柱细长。蒴果条形,长10-25mm,长于花梗,种子细小,黑色,扁肾形。花期4-5月,果期5-6月。
资源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林缘、杂木疏林下、河漫滩及溪沟边。
性状鉴别: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取本品约1.0g,甲醇回流提取2h, 回收甲醇,用甲醇定容成1ml,用作供试品溶液,另取对照品延胡索乙素加甲醇制成1mg/1ml对照品溶液。分别吸取二溶液各3μl,点于同一硅胶G-CMC薄层板上,以正己烷-氯仿-甲醇-二乙胺(5:3:0.5:1)为展开剂,展开15cm,取出,晾干,喷以改良碘化铋钾试剂,样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应显相同橘红色斑点。另取一硅胶G-CMC薄层板,点样品液3μl, 及去氢紫堇碱甲醇溶液(1mg/ml)3μl对照,以氯仿-甲醇(5:1)(氨饱和下)展距10cm,取出,晾干,喷改良碘化铋钾试液,样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应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性味:辛;苦;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研末,1.5-3g;或入丸、散。
功效与作用:活血散瘀;行气止痛。主心腹腰膝诸痛;痛经;产后瘀阻腹痛;跌打肿痛
归经:肝;胃经
出处:延胡索始载于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宋《开宝本草》云:
性状:1.性状鉴别 块茎扁球形、宽锥形或细锥形,单一或少数成"分瓣"状,直径0.5-2.5cm。表面鲜黄色或黄色,外皮全脱落;底部有不定根痕,上部有少数疙瘩状侧块茎,主、侧块茎上部凹陷处有茎痕及芽。质坚硬,断面鲜黄色,角质,有蜡样光泽。气微、味苦。
注意:孕妇及体虚者慎服。《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经水先期慎用,体虚崩漏、产后血亏及孕妇忌服。"
摘录出处④: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齿瓣延胡索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