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钩根的功效_悬钩根的用量和禁忌_悬钩根的性味归经

中药材 悬钩

汉语拼音:Xuán Gōu Gēn 别名:木莓根(《乾坤生意》),三月藨根(《草木便方》)。 性味:①《本草拾遗》:"味苦,平,无毒。"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悬钩根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悬钩根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中药大辞典》

别名:木莓根(《乾坤生意》),三月藨根(《草木便方》)。

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悬钩子的根或根皮。夏、秋采挖,洗净或剥取根皮,晒干。

汉语拼音:Xuán Gōu Gēn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悬钩子"条。

资源分布:产于四川、陕西。

性味:①《本草拾遗》:"味苦,平,无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1两。

功效与作用:治吐血,痔血,血崩,带下,泻、痢,遗精,腰痛,疟疾。

出处:《本草拾遗》

附方:①治血崩不止:木莓根四两,酒一碗。煎七分,空心温服。(《乾坤生意》)

性状:干燥的根长约50~90厘米,粗约2~3厘米,皮厚约3~6毫米。外表灰棕色或灰黄色。质坚硬。断面白色,有菊花纹。

注意:《四川中药志》:"体虚湿热郁滞者及孕妇忌服。"

摘录出处③:

摘录:《辞典》

药材基源:为松鼠科动物喜马拉雅早獭的四肢骨胳。搞杀后,取其四肢骨胳,剔尽残肉,悬通风处晾干。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雪猪油条。

资源分布:产四川、青海等地。

性状鉴别:干燥四肢骨,不甚长大,骨质白色,微带黄色,断面油质浓厚。以不发油渍及无虫蛀者为佳。

性味:咸辛,温,无毒。

用法用量:内服:浸酒,5~8钱。

功效与作用:除风湿,治筋骨疼痛及四肢麻木。

出处:《四川中药志》

摘录出处④: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悬钩根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

发表回复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