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荆三棱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荆三棱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荆三棱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泡三棱、三棱草
药材基源:为莎草科草属植物荆三棱Scirpus fluviatilis (Torr.)A. Gray[S. yagara Ohwi]以块茎入药。秋季采挖,除去茎叶,洗净,削去须根,晒干或烘干。
汉语拼音:Jīn Sān Lén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横走,通常单一,间或有分枝,常膨大,末端具块茎,长2~4厘米,直径1.5~3厘米,黑褐色,两头尖,质地轻泡。秆高大粗壮,高70~150厘米,锐三棱形,直立,光滑。叶互生,窄条形,长20~30厘米,宽6~10毫米,全缘,先端渐尖,基部鞘状抱茎。夏季开花,复穗状花序,多数花穗于茎顶聚成无梗伞形花丛,花序梗不等长,上具叶状苞片3~4枚;小穗长圆形,长约1厘米,颖长椭圆形,稍膜质,先端尖,芒状;雄蕊3,药线形或长圆形;雌蕊花柱长,柱头2裂。瘦果三角倒卵形,褐色。生于沼泽地水中。分布于东北及河北、
性味:辛、苦,平。
用法用量:4.5~9g。
功效与作用: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用于Y瘕痞块,瘀血经闭,食积胀痛。
归经:归肝、脾经。
摘录出处③:
摘录:《中药大辞典》
别名:京三棱、草三棱、鸡爪棱、黑三棱、石三棱
汉语拼音:Jīnɡ Sān Lénɡ
性味:(根)苦、平、无毒。
功效与作用:荆三棱能破气散结,和莪茂一样,是治气胀、破积气、治症瘕(积聚结块)的名药。
摘录出处④:
摘录:《辞典》
别名:京三棱、草三棱、鸡爪棱、黑三棱、石三棱
汉语拼音:Jīn Sān Lén
性味:(根)苦、平、无毒。
功效与作用:荆三棱能破气散结,和莪茂一样,是治气胀、破积气、治症瘕(积聚结块)的名药。
1、症瘕鼓胀,用三棱根切一石,加水五石煮成三石,去渣,再煮,得汁三培。隔水明显成膏,浓如稠糖。每天早晨服一小匙,酒送下。又方:荆三棱、青皮、陈皮、木香各半两,肉豆蔻、槟榔各一两,硇砂二钱,共研为末,加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姜汤送下。
2、痃癖(胁下坚块如石)。用荆三棱(炮)一两、川大黄一两,共研为末,加醋熬成膏。每日服一匙,空心服,生姜、桔皮汤送下。
3、小儿气癖。用三棱煮汁给授乳的母亲吃,也把少量给小儿吃。小儿新生百日及十岁以下,无论 热痃癖等,服此药都有效。
4、反胃恶心,药食不下。用荆三棱(炮)一两、生丁香三分,共研为末。每服一钱,开水送下。
5、乳汁不下。用荆三棱三个,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洗奶(乳房),取汁出为度。
6、浑身燎泡(状如棠梨,每泡出水)。用荆三棱、蓬莪茂各五两,共研为末。分三次服,酒调下。连续服完。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荆三棱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