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树条的功效_鸡树条的用量和禁忌_鸡树条的性味归经

中药材 鸡树条

汉语拼音:Jī Shù Tiáo 别名:鸡树条紫、山竹子 性味:甘、苦,平。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鸡树条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鸡树条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鸡树条紫、山竹子

药材基源:忍冬科荚o属植物天目琼花Viburnum sargentii Koehne,以嫩枝、叶及果实入药。春、夏采叶及嫩枝,秋采果实,鲜用或晒干。

汉语拼音:Jī Shù Tiáo

性味:甘、苦,平。

用法用量:枝3~4钱,果2~3钱,叶外用适量,捣烂敷或煎水洗患处。

功效与作用:叶、枝:通经活络,解毒止痒。
枝: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酸腿痛,跌打损伤。
叶:外用治疮疖,癣,皮肤搔痒。
果:止咳。用于急、慢性气管炎,咳嗽。

摘录出处②:

摘录:《中药大辞典》

别名:鸡树条子(《吉林中草药》),糯米条(《中国经济植物志》)。

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鸡树条荚迷的嫩枝、叶。春、夏采,晒干或鲜用。

汉语拼音:Jī Shù Tiáo

原形态:鸡树条荚迷,又名:天目琼花。

资源分布:生于山坡、林缘及杂木林中。分布辽宁、吉林、黑龙扛、内蒙古、山东、河北、湖北、四川、浙江等地。

性味:《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甘苦,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4钱;或研末。外用;煎水洗。

功效与作用:祛风通络,活血消肿。治腰肢关节酸痛,跌打闪挫伤,疮疖,疥癣。

出处:《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附方:①治腰酸腿痛:鸡树条子。水煎,常洗。(《吉林中草药》)

摘录出处③:

摘录:《辞典》

别名:鸡树条子(《吉林中草药》),糯米条(《中国经济植物志》)。

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鸡树条荚迷的嫩枝、叶。春、夏采,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鸡树条荚迷,又名:天目琼花。
落叶灌木,高2~3米。树皮灰褐色,有纵条及软木条层;小枝褐色至赤褐色,具明显条棱。单叶对生;卵形至阔卵圆形,长6~12厚米,宽5~10厘米,通常浅3裂,基部圆形或截形,具掌状3出脉,裂片微向外开展,中裂长于侧裂,先端均渐尖或突尖,边缘具不整齐的大齿,上面黄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脉腋有茸毛;叶柄粗壮,无毛,近端处有腺点。伞形聚伞花序顶生,紧密多花,由6~8小伞房花序组成,直径8~10厘米,能孕花在中央,外围有不孕的辐射花,总柄粗壮,长2~5厘米;花冠杯状,辐状开展,乳白色,5裂,直径5毫米;花药紫色;不孕性花白色,直径1.5~2.5厘米,深5裂。核果球形,直径的8毫米,鲜红色,有臭味。种子圆形,扁平。花期5~6月。果期8~9月。

资源分布:生于山坡、林缘及杂木林中。分布辽宁、吉林、黑龙扛、内蒙古、山东、河北、湖北、四川、浙江等地。

性味:《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甘苦,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4钱;或研末。外用;煎水洗。

功效与作用:祛风通络,活血消肿。治腰肢关节酸痛,跌打闪挫伤,疮疖,疥癣。
①《吉林中草药》:通经活络,止血,镇痛,止咳。治腰酸腿痛,跌打损伤。
②《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消肿,止痛,杀虫。
③《宁夏中草药》:活血,止痛。

出处:《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附方:①治腰酸腿痛:鸡树条子。水煎,常洗。(《吉林中草药》)
②治闪腰岔气,关节疼痛:鸡树条嫩枝叶三至四钱(鲜用五钱至一两)。水煎服。(《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③治跌打损伤:鸡树条子、葛根、土豆各五钱。共焙成炭,研细末,每服二钱,每日二次,黄酒为引。(《吉林中草药》)
④治疮疖、疥癣、瘙痒:鸡树条枝叶及果实煎水洗患处。(《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摘录出处④:

摘录:《中华本草》

别名:鸡树条子、山竹子

英文名:Leaf and twig of Sargent Craneberrybush, Leaf and twig of Sargent Viburnum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Viburnum opulus L.var. caluescens (Rehd.) Hrar [V. sargentii Koehne var. calues cens Rdhd.; V.sargentii Koebne]2.Viburnum opulus L.

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鸡树条或欧洲荚o的枝、叶。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收嫩枝叶,鲜用或切段晒干。

化学成分:欧洲荚蒾叶含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新绿原酸(neochlorogenic acid),咖啡酸(caffeic acid)[1],熊果酚甙(ar-butin),折伤木环烯醚萜甙酯(opulus iridoid)Ⅰ-Ⅷ[2],以丙氨酸(alanine)为主的15种氨基酸[3],鞣质(tannin)[4],多糖,水解得D-半乳糖醛酸(D-galacturonic acid),D-半乳糖(D-galactose),D-木糖(D-xylose)等。

汉语拼音:Jī Shù Tiáo

原形态:1.鸡树条 落叶灌木,高2-3m。当年小枝有棱;树皮厚而多少呈木栓质。叶对生;叶柄粗壮,长1-2cm,近端处有腺点,基部有2钻形托叶;叶圆卵形至广卵,基部圆形、截形或浅心形,裂片先端渐尖,边缘具不整齐粗齐牙齿,中裂片伸长,侧裂片略向外开展,叶下面脉腋集聚簇生毛,或有时脉上有少数长伏毛。复伞形式聚伞花序顶生,大多周围有大型不孕的花;总花梗粗壮,长2-5cm,无毛;能育花在中央,花萼筒倒圆锥形,萼檐5齿裂;花冠白色,辐状,裂片近圆形,筒与裂片几等长;雄蕊的花药紫红色;柱头2裂;不孕花白色。核果近于形。种子圆形。
2.欧洲荚o 本种与鸡树条的区别是:树皮薄而非木栓质,花药黄白色。

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1000-1650m的溪谷边、疏林下或灌丛中。
2.生于海拔1000-1600m的河谷云杉林下。

资源分布:1.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山东、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四川等地。
2.分布于新疆。

性味:味甘;苦;性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用量加倍;或研末。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外洗。

功效与作用:通经活络;解毒止痒。主腰腿疼痛;闪腰岔气;疮疖;疥癣;皮肤瘙痒

各家论述:1.《吉林中草药》:通经活络,止血,镇痛,止咳。治腰酸腿痛,跌打损伤。
2.《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消肿,止痛,杀虫。
3.《宁夏中草药》:活血,止痛。

出处:出自《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鸡树条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

发表回复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