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飞天蠄蟧

汉语拼音:Fēi Tiān Qín Liáo 别名:龙骨风、大贯众(《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山蠄蟧(广东)。 性味:苦涩,凉。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飞天蠄蟧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飞天蠄蟧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中药大辞典》

飞天蠄蟧的功效_飞天蠄蟧的用量和禁忌_飞天蠄蟧的性味归经-医学资源分享网

别名:龙骨风、大贯众(《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山蠄蟧(广东)。

药材基源:为桫椤科植物桫椤的茎干。全年可采。削去坚硬的外皮。

化学成分:根含生物碱、黄酮甙、酚类、氨基酸、有机酸、糖类。

汉语拼音:Fēi Tiān Qín Liáo

原形态:桫椤,又名:树蕨。

资源分布:生长于溪边、林下或草丛中。分布于贵州、四川、广西、广东、台湾。主产广东、广西。

性味:苦涩,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炖肉。外用:煎水洗或取鲜汁擦患部。

功效与作用:清肺胃热,祛风除湿。治流感,肺热咳喘,吐血,风火牙痛,风湿关节痛,腰痛。

出处:《岭南采药录》

附方:①治哮喘咳嗽:飞天蠄蟧、陈皮、猪肉煎汤服。

性状:干燥的主干呈圆柱形,直径约12厘米,表面棕色,全体有排列较整齐的叶柄痕;每一叶柄痕近圆形,直径约3~4厘米,下方有凹陷,边缘有多数排列紧密的叶迹维管束,中间亦有叶迹维管束散在。断面中空,周围的维管束排成折叠状,形成隆起的脊和纵沟。质坚硬。

摘录出处③: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桫椤、刺桫椤、山蠄蟧、山棕、龙骨风、树蕨、大贯众

药材基源:为桫椤科桫椤属植物桫椤Cyathea spinulosa Wall.,以主干入药。全年可采,削去主干的坚硬外皮,切片晒干。

汉语拼音:Fēi Tiān Qín Liáo

原形态:多年生树形蕨类,高3~8米,棕榈状,幼苗似金毛狗脊。主干直立,高1~3米,粗壮,深褐色或浅黑色,外面坚硬,有老叶脱落留下的痕迹;药材断面近圆形,沿边缘有一圈形似新月形的维管束。叶簇生于干顶;叶柄及叶轴密被棘刺;叶片巨大,长1~3米,三回羽裂,羽片矩圆形,长30~50厘米,中部宽13~20厘米,羽轴下面无毛(下部有疏刺),上面连同小羽轴疏生棕色卷曲有节的毛,小羽轴和主脉下面有略呈泡状的鳞片,沿汁脉下面有疏短毛,小羽片羽裂几达小羽轴;裂片披针形,短尖头,有疏锯齿,细脉均为2叉。孢子囊群生于小脉分叉点上凸起的囊拖上,囊群盖近圆球形,膜质,下位,初时向上包被囊群,成熟时裂开,压于囊群下或几消失。

资源分布:多生于山谷、溪边及林下潮湿地。分布于台湾、广西、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

性味:微苦,平。

用法用量:3~5钱;外用茎内汁液搽患处。

功效与作用:祛风利湿,活血祛瘀,清热止咳。用于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慢性支气管炎,肺热咳嗽,肾炎水肿,预防流行性感冒;茎内汁液外搽治癣症。

附方:慢性气管炎:飞桃冲剂,每次3克,每日2次,20天为一个疗程。

摘录出处④: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飞天蠄蟧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