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红菇的功效_黑红菇的用量和禁忌_黑红菇的性味归经

中药材 黑红菇

汉语拼音:Hēi Hón Gū 别名:稀褶红菇、大黑菇、黑蘑菇、稀褶黑菇、猪仔菇、火炭菌、火炭菰 性味:辛;微咸;性温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黑红菇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黑红菇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中华本草》

别名:稀褶红菇、大黑菇、黑蘑菇、稀褶黑菇、猪仔菇、火炭菌、火炭菰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ssula nigricans (Bull.) Fr.[Agaricus ningricans Bull.]

药材基源:为红菇科真菌黑红菇的子实体。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摘,去掉泥土,晒干备用。

化学成分:子实体含麦角甾醇(ergosterol),5,7-麦角甾二烯-3β-醇(ergosta-5,7-dien-3β-ol)。

汉语拼音:Hēi Hón Gū

原形态:菌盖宽6-15cm。平展而中凹。初污白色,后变为暗褐色。最后呈炭黑色。菌肉灰白色,受伤后先变红,后变黑。菌褶白色,后变黑色,褶片厚而稀疏。褶间时有横脉。菌柄短圆柱形,长4-8cm,粗2-3cm,多实心。孢子无色,(7-9)μm×(6-7)μm,近球形,有小疣和脊突,结联成不规则网纹。

生态环境:生于阔叶林地,夏、秋季单生或群生。

资源分布:分布于吉林、江苏、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性状鉴别:性状鉴别 菌盖扁半球形,中部下凹。直径6-15cm,棕灰色或暗灰色,边缘光滑。菌肉灰白色、红色或黑色。菌褶较疏,长短不一,类白色、灰红色或黑色,褶间时有横脉。菌柄粗短,圆柱形,长4-6cm,直径2-2.8cm,色同菌盖。气微,味淡;有毒。

性味:辛;微咸;性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2g;浸酒或入丸、散。

功效与作用:祛风寒湿;舒筋活络。主风寒湿痹;腰腿疼痛;关节痛;手足麻木;四肢抽搐

性状:性状鉴别 菌盖扁半球形,中部下凹。直径6-15cm,棕灰色或暗灰色,边缘光滑。菌肉灰白色、红色或黑色。菌褶较疏,长短不一,类白色、灰红色或黑色,褶间时有横脉。菌柄粗短,圆柱形,长4-6cm,直径2-2.8cm,色同菌盖。气微,味淡;有毒。

摘录出处③: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稀褶黑菇、大黑菇、黑蘑菇、蘑菇

药材基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红菇科黑红菇Russula nigricans (Bull.) Fr.,以子实体入药。

资源分布:生于阔叶林内地上。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福建、湖南、云南。

性味:微咸,温。

功效与作用:追风,散寒,舒筋,活络。

摘录出处④: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黑红菇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

发表回复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