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先蒿的功效_马先蒿的用量和禁忌_马先蒿的性味归经

中药材 马先蒿

汉语拼音:Mǎ Xiān Hāo 别名:广布马先蒿 性味:苦,平。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马先蒿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马先蒿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广布马先蒿

药材基源:玄参科马先蒿属植物华马先蒿Pedicularis oederi Vahl var. sinensis (Maxim.)Hurus.,以根入药。春秋采挖,除净泥土,晒干。
正种藏新马先蒿Pedicularis oederi Vahl,分布于西藏、新疆。根亦供药用。

汉语拼音:Mǎ Xiān Hāo

性味:苦,平。

用法用量:2~3钱;外用适量,煎水洗患处。

功效与作用:祛风利湿,杀虫。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尿路结石,小便不利。外用治疥疮。

摘录出处②:

摘录:《中华本草》

别名:马屎蒿、马新蒿、烂石草、练石草、虎麻、马尿泡、芝麻七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dicularis resupinata L

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返顾马先蒿的根。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去净茎叶及泥土,晒干。

汉语拼音:Mǎ Xiān Hāo

原形态:返顾马先蒿,多年生30-70cm。根多数丛生,细长而纤维状。茎常单生,直立,上部分枝,粗壮,中空,方形有棱。叶互生或对生;叶柄知,上部叶近无柄,无毛;叶片膜质至纸质;卵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2.5-5.5cm,宽1-2cm,先端渐窄,基部楔形或圆形,边缘有钝圆的重锯齿,两面无毛或有疏毛。花单生于茎枝顶端的叶腋中;无梗或有短梗;萼长圆卵形,膜质,前方深裂,齿仅2枚,宽三角形,全缘或略有齿,光滑或有微缘毛;z花冠淡紫红色,长2-2.5cm,管长1.2-1.5cm,向右扭旋,上唇盔状,扭向右方,下唇大,有缘毛,3裂,中裂较小;雄蕊花丝前面一对有毛;花柱伸出喙端。蒴果斜长圆状披针形,长1-1.6cm。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态环境:生于草地及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安徽、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味苦;性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或研末。外用:适量,煎水洗。

功效与作用:祛风湿;利小便。主风湿关节疼痛;尿路结石;小便不利;妇女白带;大风瘌疾;疥疮

摘录出处③:

摘录:《辞典》

别名:马屎蒿(《本经》),马新蒿(陆玑《诗疏》),烂石草(《肘后方》),练石草(《别录》),虎麻(《唐本草》),马尿泡(《山西中草药》)。

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返顾马先蒿等的茎叶或根。秋季采挖,去净茎叶及泥土,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直立。根多数丛生,细长纤维状。茎粗壮中空,方形有棱。叶互生或有时对生,卵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2.5~5.5厘米,宽1~2厘米,先端渐狭,基部广楔形或圆形,边缘有钝圆的重齿,两面无毛或有疏毛;叶柄短。花单生于茎枝上部的叶腋;萼长卵圆形,前方深裂,齿2枚;花冠长2~2.5厘米,淡紫红花,冠管向右扭旋,上唇盔状,扭向后方,下唇大,有缘毛,3裂,中裂较小;雄蕊花丝前面1对有毛;柱头伸出于喙端。蒴果斜长圆状披针形,长1~1.5匣米。花期6~8月。果期?~9月。

资源分布:生于草地及林缘。分布东北及内蒙古、山东、河北、山西、陕西、安徽、甘肃、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苦,平。
①《本经》:味平。
②《别录》:苦,无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研末为散。外用:煎水洗。

功效与作用:祛风,胜湿,利水。治风湿关节疼痛,小便不利,尿路结石,妇女白带,疥疮。
①《本经》:主寒热,中风湿痹,女子带下病,无子。
②《别录》:治五癃,破石淋,膀胱中结气,利水道小便。
③陶弘景:主恶疮。
④《山西中草药》:祛风胜湿。

出处:《本经》

附方:①治大疯癞疾,骨肉疽败,眉须堕落,身体痒痛:马先蒿,炒捣末,每服方寸匕,食前温酒下,一日三服,一年都瘥。(《肘后方》)
②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疼寤,小便少:马先蒿根五钱,水煎服。
③治尿路结石,小便不畅:马先蒿根四两,研末,每服二钱,开水送服,每天二次。
④治疥疮:马先蒿根适量,煎汤洗患部。(②方以下出《河北中草药手册》)

摘录出处④:

摘录:《中药大辞典》

别名:马屎蒿(《本经》),马新蒿(陆玑《诗疏》),烂石草(《肘后方》),练石草(《别录》),虎麻(《唐本草》),马尿泡(《山西中草药》)。

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返顾马先蒿等的茎叶或根。秋季采挖,去净茎叶及泥土,晒干。

汉语拼音:Mǎ Xiān Hāo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直立。根多数丛生,细长纤维状。茎粗壮中空,方形有棱。叶互生或有时对生,卵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2.5~5.5厘米,宽1~2厘米,先端渐狭,基部广楔形或圆形,边缘有钝圆的重齿,两面无毛或有疏毛;叶柄短。花单生于茎枝上部的叶腋;萼长卵圆形,前方深裂,齿2枚;花冠长2~2.5厘米,淡紫红花,冠管向右扭旋,上唇盔状,扭向后方,下唇大,有缘毛,3裂,中裂较小;雄蕊花丝前面1对有毛;柱头伸出于喙端。蒴果斜长圆状披针形,长1~1.5匣米。花期6~8月。果期?~9月。

资源分布:生于草地及林缘。分布东北及内蒙古、山东、河北、山西、陕西、安徽、甘肃、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苦,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研末为散。外用:煎水洗。

功效与作用:祛风,胜湿,利水。治风湿关节疼痛,小便不利,尿路结石,妇女白带,疥疮。

出处:《本经》

附方:①治大疯癞疾,骨肉疽败,眉须堕落,身体痒痛:马先蒿,炒捣末,每服方寸匕,食前温酒下,一日三服,一年都瘥。(《肘后方》)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马先蒿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

发表回复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