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石龙胆

汉语拼音:Shí Lónɡ Dǎn 别名:蓝花地丁、紫花地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岩龙胆(《种子植物名称》),鬼点灯、六月绿花草、绿花草(《四川中药志》),米布带(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寒,味苦辛,无毒。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石龙胆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石龙胆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中药大辞典》

石龙胆的功效_石龙胆的用量和禁忌_石龙胆的性味归经-医学资源分享网

别名:蓝花地丁、紫花地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岩龙胆(《种子植物名称》),鬼点灯、六月绿花草、绿花草(《四川中药志》),米布带(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

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石龙胆的全草。春末夏初采取巳开花的全草,晒干或鲜用。

汉语拼音:Shí Lónɡ Dǎn

原形态:二年生草本,高达10厘米左右,丛生。茎和枝均为紫红色。单叶对生,无柄;圆形至卵圆形,长约1厘米,宽约5毫米。先端尖,全缘,两面有白色细柔毛。花单生于枝顶,蓝紫色;花萼管状,5裂,具白色柔毛;花冠钟状,5裂,褶全缘或2裂;雄蕊5,着生于花冠管上;子房上位,1室,花柱短,柱头2裂。蒴果伸出花萼外,唇形状开裂,内有种子多数。花期春、夏间。

资源分布:生于向阳山坡。分布山西、陕西、河北、江苏、四川。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寒,味苦辛,无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4钱(鲜者O.5~1两)。外用:研末调敷。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治肠痈,疔疮,痈肿,瘰疬,目赤肿痛。

出处:《四川中药志》

附方:①治瘰疬疔疮,发背诸肿:石龙胆、白蒺藜。为末,油凋敷。

注意:痈疽己溃及虚寒者忌用。

摘录出处③:

摘录:《中华本草》

别名:蓝花地丁、紫花地丁、鬼点灯、绿花草、六月绿花草、龙胆地丁、米布带、小龙胆、细蛇药、兰桃花、千线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entiana squarrosa Ledeb.

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鳞叶龙胆的全草。

采收和储藏:春末、夏初采收开花的全草,洗净,晒干或鲜用。

汉语拼音:Shí Lónɡ Dǎn

原形态:一年生细弱小草本,高3-8cm。茎黄绿色或紫红色,分枝多,铺散,斜升,全株被腺毛。基生叶呈莲座状,在花期枯萎,宿存,叶片倒卵形,长约1cm,宽约5mm;茎生叶小,外反,对生,无柄;叶片倒卵形至圆形,长约7mm,宽约5mm,先端急尖带短尖头,基部渐狭,两面均被白色细柔毛。花多数单生于分枝的顶端;花萼钟形,长约5mm,先端5裂,裂片卵圆形,先端尖锐,裂齿间收缩;花冠钟形,淡蓝色或白色,长8-10mm,5裂,褶全缘或2裂,较花冠裂片短;雄蕊着生于花冠筒中部;子房宽椭圆形,花柱短,柱头2裂,外反。蒴果倒卵形,长3.5-5.5mm,有柄,果先端有齿状翅.两侧边缘有狭翅,基部渐狭收缩成柄,柄长达8mm。种子黑褐色,表面具白色光亮的细网纹。花期4-7月,果期8-9月。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10-4200m的向阳山坡干草原、河滩、路边灌丛及高山草甸。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西南(除西藏自治区外)等地。

性状鉴别:性状鉴别 全草卷曲。根细小,棕色。茎纤细,近四棱形,多分枝,表面及黄色或黄绿色,密被短腺毛;质脆,易折断,断面黄色。叶对生,基部合生成筒而抱茎;脱落或破碎,完整叶呈倒卵形或倒披针形,先端反卷,具芒刺,边缘软骨质,表面黄绿色或灰绿色,质脆,易碎。单花顶生;花萼钟状,5裂,裂片卵形,先端有芒刺,花冠钟状,长约8mm,裂片5,卵形,先端锐尖,褶三角形,淡黄色。气微,味微苦。

性味:苦;辛;性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鲜品15~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干品研末调敷。

功效与作用:解毒消痈;清热利湿。主疔疮疖肿;瘰疬;无名肿毒;蛇咬伤;肠痈;目赤肿痛;黄疸;白带

各家论述:《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清凉解毒。治一切恶疮,疔肿,瘰疬,无名肿毒及火眼。

用药禁忌:痈疽已溃及虚寒者忌用。

归经:肺;肝;心经

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

性状:性状鉴别 全草卷曲。根细小,棕色。茎纤细,近四棱形,多分枝,表面及黄色或黄绿色,密被短腺毛;质脆,易折断,断面黄色。叶对生,基部合生成筒而抱茎;脱落或破碎,完整叶呈倒卵形或倒披针形,先端反卷,具芒刺,边缘软骨质,表面黄绿色或灰绿色,质脆,易碎。单花顶生;花萼钟状,5裂,裂片卵形,先端有芒刺,花冠钟状,长约8mm,裂片5,卵形,先端锐尖,褶三角形,淡黄色。气微,味微苦。

注意:痈疽已溃及虚寒者忌用。

摘录出处④:

摘录:《辞典》

别名:蓝花地丁、紫花地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岩龙胆(《种子植物名称》),鬼点灯、六月绿花草、绿花草(《四川中药志》),米布带(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

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石龙胆的全草。春末夏初采取巳开花的全草,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二年生草本,高达10厘米左右,丛生。茎和枝均为紫红色。单叶对生,无柄;圆形至卵圆形,长约1厘米,宽约5毫米。先端尖,全缘,两面有白色细柔毛。花单生于枝顶,蓝紫色;花萼管状,5裂,具白色柔毛;花冠钟状,5裂,褶全缘或2裂;雄蕊5,着生于花冠管上;子房上位,1室,花柱短,柱头2裂。蒴果伸出花萼外,唇形状开裂,内有种子多数。花期春、夏间。

资源分布:生于向阳山坡。分布山西、陕西、河北、江苏、四川。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寒,味苦辛,无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4钱(鲜者O.5~1两)。外用:研末调敷。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治肠痈,疔疮,痈肿,瘰疬,目赤肿痛。

用药禁忌:痈疽己溃及虚寒者忌用。

出处:《四川中药志》

附方:①治瘰疬疔疮,发背诸肿:石龙胆、白蒺藜。为末,油凋敷。
②治肠痈未化脓者:石龙胆、红藤、黄酒。水煎温服。(宜忌以下出《四川中药志》)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石龙胆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