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山海螺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山海螺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山海螺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中药大辞典》
别名:地黄(《别录》,白河车(王安卿《采药志》),牛奶子(《植物名实图考》),四叶参(《苏南种子植物》),白蟒肉、山胡萝卜(《东北药植志》),乳薯(《江西民间草药》),奶参、土党参(《广西中药志》),通乳草、奶奶头(《南京地区常用中草药》)。
药材基源:为桔梗科植物羊乳的根。8~9月挖根,洗净,晒干。
汉语拼音:Shān Hǎi Luó
原形态:羊乳(《别录》),又名:奶树(《植物名实图考》)。
资源分布:生于山坡、林练河谷两边等较阴湿的地方。分布东北及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江苏、浙江、福建、广西等地。产黑龙江、广西、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性味:甘辛,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O.5~1.5两(鲜者1.5~4两)。外用:捣敷。
功效与作用:消肿,解毒,排脓,祛痰,催乳。治肺痈,乳痈,肠痈,肿毒,瘰疬,喉蛾,乳少,白带。
出处:《纲目拾遗》
附方:①治肺痈;㈠羊乳一两五钱,忍冬叶一两五钱。水煎服。(《江西民间草药》)㈡羊乳四两,白毛藤梢叶(包)四两。水煎服。(《杭州药植志》)
性状:干燥根略呈纺锤形或圆锥形,大小不等,一般长6~12厘米,直径1~3厘米,有时有分枝。上部较粗,有众多的横皱纹,下部稍细;有纵皱及细根痕迹。外表灰棕色至土黄色,粗糙;除去栓皮的呈灰白色或淡黄白色。质疏松而轻,易折断,断面类白色,多裂隙。味苦微辣。
摘录出处③:
摘录:《辞典》
别名:地黄(《别录》,白河车(王安卿《采药志》),牛奶子(《植物名实图考》),四叶参(《苏南种子植物》),白蟒肉、山胡萝卜(《东北药植志》),乳薯(《江西民间草药》),奶参、土党参(《广西中药志》),通乳草、奶奶头(《南京地区常用中草药》)。
药材基源:为桔梗科植物羊乳的根。8~9月挖根,洗净,晒干。
原形态:羊乳(《别录》),又名:奶树(《植物名实图考》)。
多年生蔓生草本。根粗壮,倒卵状纺锤形。茎攀缘细长,无毛,带紫色,长可达1米。叶在茎上的互生,细小;在枝的通常2~4片簇生,或对生状或近于轮生状,长圆状披针形、披针形至椭圆形,长3~10厘米,宽1.5~4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缘,或稍有疏生的微波状齿,两面无毛,下面呈灰白色;有短柄。花单生或成对生于枝顶;萼筒5裂;裂片卵状披针形;花冠外面乳白色,内面深紫色,钟形,浅5裂,先端反卷,有网状脉纹;雄蕊5,花丝与花药几等长;子房半下位,花柱短,柱头3裂。蒴果圆锥形,有宿萼。花期8~10月。
资源分布:生于山坡、林练河谷两边等较阴湿的地方。分布东北及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江苏、浙江、福建、广西等地。产黑龙江、广西、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性状鉴别:干燥根略呈纺锤形或圆锥形,大小不等,一般长6~12厘米,直径1~3厘米,有时有分枝。上部较粗,有众多的横皱纹,下部稍细;有纵皱及细根痕迹。外表灰棕色至土黄色,粗糙;除去栓皮的呈灰白色或淡黄白色。质疏松而轻,易折断,断面类白色,多裂隙。味苦微辣。
性味:甘辛,平。
①《别录》:味甘,温,无毒。
②《浙江民间草药》:味辛,性凉。
③《广西中药志》:味甘,性平,无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O.5~1.5两(鲜者1.5~4两)。外用:捣敷。
功效与作用:消肿,解毒,排脓,祛痰,催乳。治肺痈,乳痈,肠痈,肿毒,瘰疬,喉蛾,乳少,白带。
①《别录》:主头眩痛,益气,长肌肉。
②汪连仕《采药书》:治杨梅恶疮。
③《纲目拾遗》:治肿毒瘰疬,取汁和酒服,渣敷患处。
④《植物名实图考》:发乳汁,壮阳道。
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滋补强壮,祛痰润肺,排脓解毒。治肺脓肿,乳腺炎,痈疮肿毒,蛇咬伤。
出处:《纲目拾遗》
附方:①治肺痈;㈠羊乳一两五钱,忍冬叶一两五钱。水煎服。(《江西民间草药》)㈡羊乳四两,白毛藤梢叶(包)四两。水煎服。(《杭州药植志》)
②治乳蛾,肠痈,肺痈:山海螺、蒲公英各五钱。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③发乳:山海螺加猪前蹄烧食。(《浙江民间草药》)
④治阴虚头痛,妇人白带:羊乳一两五钱,用猪瘦肉四两炖汤,以汤煎药服。(《江西民间草药》)
⑤治毒蛇咬伤:鲜羊乳根四两,切碎,水煎服,一天二次;另用龙胆草根加水捣烂外敷。(《南京地区常用中草药》)
摘录出处④:
摘录:《中华本草》
别名:地黄、白河车、牛附子、乳夫人、奶树、四叶参、白蟒肉、山胡萝卜、土党参、奶参、乳薯、通乳草、奶奶产头、老奶头、野菜产砂、奶葫芦、奶茵、陈、奶党、羊乳参、白马肉、牛奶参、角参、洋参、哈蜡党、狗头党、狗参、狗头参
英文名:Lance Asiabell Root, Root of Lance Asiabell
药材基源:药材基源:为桔梗科植物羊乳的根。
化学成分:山海螺根含三萜皂甙,羊乳皂甙(codonoside)A、B和C,羊乳皂甙B即刺囊酸-28-O[β-D-吡喃木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甙]
汉语拼音:Shān Hǎi Luó
原形态:羊乳 多年生缠绕草木,长达2m以上。全株无毛,富含白色乳汁,具特殊腥臭味;有多数短分枝。根粗壮肥大,纺锤形工近圆锥形,外皮粗糙,灰棕色至土黄色,近上部有稀疏环纹。主茎上叶互生,披针形或鞭状狭卵形,细小;在小枝顶端的叶通常2-4核算簇生,而近于对生或轮生状,叶柄短小;叶片鞭状卵形、狭卵形或椭圆形,长3-10cm,宽1.3-4.5cm,通常全缘或有疏液状齿。花单生于或对生子小枝顶端,具短梗;萼5裂,裂片卵状披针形,长1.5-2cm,宽5-8mm,绿色;花冠宽钟形,直径约2cm,5裂,裂片先端反卷,黄绿色,内有紫褐色斑点;雄蕊5,花丝短粗;子房半下位,柱头3裂。蒴果扁圆卵形,有宿萼。种子有膜质翅。花、果期7-8月。
资源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野沟洼潮湿处及灌木丛中。
性味:味甘;辛;性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60g;鲜品45-120g。外用:鲜品适量,捣敷。
功效与作用:益气养阴;解毒消肿;排脓;通乳。主神疲乏力;头晕头痛;肺痈;乳痈;肠前程;疮疖肿毒;喉蛾;瘰疬;产后乳少;白带;毒蛇咬伤
各家论述:1.《别录》:主头眩痛,益气,长肌肉。2.汪连仕《采药书》:治杨梅恶疮。3.《纲目拾遗》:治肿毒瘰疬,取汁和酒服,渣敷患处。4.《植物名实图考》:发乳汁,壮阳道。5.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滋补强壮,祛痰润肺,排脓解毒。治肺脓肿,乳腺炎,痈疮肿毒,蛇咬伤。
归经:归脾;肺经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性状:性状鉴别 根圆锥形或纺锤形,长15-30cm,顶端有细而长的芦头,具较密的环纹。主根较长,扭曲不直,表面土黄色,上部有环纹,下部有纵纹。质硬而脆,断面略平坦,形成层环明显,木质部黄色。气特异,味特异,味苦微辣。
注意:1.《广西中药志》:“外感初起,无汗者慎用。”2.《长白山植物药志》:“反藜芦。”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山海螺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