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雀花的功效_翠雀花的用量和禁忌_翠雀花的性味归经

中药材 翠雀花

汉语拼音:Cuì Què Huā 别名:小草乌(《植物名实图考》),猫眼花(《中药通报》(3)6:251,1957),鸡爪连(《吉林中草药》),百部草(《中国高等植物图鉴》),飞燕草(《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鸽子花(《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鹦哥草(《甘肃中草药手册》),玉珠色洼(藏名)。 性味:《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苦,寒,有毒。"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翠雀花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翠雀花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出处③:

摘录:《中药大辞典》

别名:小草乌(《植物名实图考》),猫眼花(《中药通报》(3)6:251,1957),鸡爪连(《吉林中草药》),百部草(《中国高等植物图鉴》),飞燕草(《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鸽子花(《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鹦哥草(《甘肃中草药手册》),玉珠色洼(藏名)。

药材基源:为毛莨科植物翠雀的全草或根。7~8月采收,漂洗,切段,晒干。

化学成分:地上部分含生物碱甲基牛扁亭碱。

汉语拼音:Cuì Què Huā

原形态:翠雀,又名:大花飞燕草。

资源分布:生于山坡、草地、固定沙丘。分布云南、山西、河北、宁夏、四川、甘肃、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西藏等地。

性味:《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苦,寒,有毒。"

用法用量:外用:煎水含漱,捣汁浸洗;或研末水调涂擦。

功效与作用:①《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泻火止痛,杀虫。"

出处:《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附方:①治风热牙疼:飞燕草五分至一钱。水煎含漱,不可咽下。(《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注意:不可内服。

摘录出处④: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翠雀花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

发表回复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