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鹭肉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鹭肉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鹭肉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中华本草》
别名:白鹭、春I、鹭鸶、白乌、丝禽、雪客、一杯鹭、小白鹭、白鹭鸶
英文名:Egret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gretta garzetta(Linnaeus)
药材基源:为鹭科动物白鹭的肉。
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捕捉,杀死后除去皮毛内脏,取肉鲜用。
汉语拼音:Lù Ròu
原形态:白鹭,小型鹭类。雌雄同色,全身乳白。嘴侧扁而直,较头为长,先端尖锐,黑色,下嘴基部带苍白色。虹膜黄色,面裸皮灰色,颈部细长,休息时弯成S状。生殖期间枕部垂有长翎两枚,背上和上胸披以疏松的蓑羽,背部蓑羽超出尾外;生殖期后,蓑羽消失。脚长、胫与跗跖黑色,趾呈黄绿色。
生态环境:春、夏多活动于湖沼岸边和水田中,好群居;主食小鱼等水生动物。
资源分布:分布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和海南省。
性味:味咸;性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0-60g;或炙熟。
功效与作用:健脾益气。主脾虚赢瘦;食欲不振;大便泄泻;脱肛;崩漏
各家论述:汪颖《食物本草》:治虚瘦,益脾补气,炙熟食之。
归经:脾经
出处:出自陆颖《诗疏》。
1.陆颖《诗疏》:鹭,水乌也,好而洁白,故谓之白鸟,齐、鲁之间谓之舂?辽东乐浪、吴、扬人皆谓之白鹭。青脚,高尺七八寸,尾如鹰尾,喙长三寸许,头上有毛数十枚,长尺余,毵毵然与众毛异,甚好,将欲取鱼时则弭之,今吴人亦养焉,好群飞鸣。
2.《纲目》:《禽经》云,飞则霜,鹭飞则露,其名以此。步于浅水,好自低昂,如舂如锄之状,故曰舂。鹭,水鸟也,林栖水食,群飞成序,洁白如雪,
摘录出处③:
摘录:《中药大辞典》
药材基源:为鹭科动物白鹭的肉。
汉语拼音:Lù Ròu
原形态:白鹭(陆玑《诗疏》),又名:舂鉏(《尔雅》),鹭鸶(《本经》),白鸟(陆玑《诗疏》),丝禽(陆龟蒙),雪客(李昉),一杯鹭、小白鹭、白鹭鸶。
资源分布:春、夏多活动于湖沼岸边或水田中,好群居;主食小鱼等水生动物。分布长江以南各省和海南岛。
性味:《医学入门》:"咸,平,无毒。"
功效与作用:汪颖《食物本草》:"治虚瘦,益脾补气,炙熟食之。"
出处:汪颖《食物本草》
摘录出处④:
摘录:《辞典》
药材基源:为鹭科动物白鹭的肉。
原形态:白鹭(陆玑《诗疏》),又名:舂I(《尔雅》),鹭鸶(《本经》),白鸟(陆玑《诗疏》),丝禽(陆龟蒙),雪客(李P),一杯鹭、小白鹭、白鹭鸶。
体长约54厘米。嘴侧扁而直,较头为长,先端尖锐,黑色,下嘴基部带苍白色。虹膜黄色,面部裸皮灰色,颈部细长,休息时弯成S状。全身羽毛雪白。生殖期间枕部垂有长翎两枚,背上和上胸披以疏松的蓑羽,背上蓑羽超出尾外;生殖期后,蓑羽消失。脚长,胫与跗跖黑色,趾呈角黄绿色。
资源分布:春、夏多活动于湖沼岸边或水田中,好群居;主食小鱼等水生动物。分布长江以南各省和海南岛。
性味:《医学入门》:咸,平,无毒。
功效与作用:汪颖《食物本草》:治虚瘦,益脾补气,炙熟食之。
出处:汪颖《食物本草》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鹭肉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