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黄矾

汉语拼音:Huánɡ Fán 别名:金线矾、鸡矢矾、鸡屎矾 性味:酸;涩;咸;寒;有毒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黄矾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黄矾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中华本草

黄矾的功效_黄矾的用量和禁忌_黄矾的性味归经-医学资源分享网

别名:金线矾、鸡矢矾、鸡屎矾

英文名:Fibroferrite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brofessite

药材基源:为硫酸盐类矿物黄矾的矿石。

化学成分:主要含硫酸铁(Fe2O3·2SO3·10H2O),其中三氧化硫(SO3)32%,三氧化二铁(Fe2O3)32%,水(H2O)36%。

汉语拼音:Huánɡ Fán

原形态:单斜晶系。结晶者不多见,常为细小纤维状之集合体。颜色淡黄。光泽呈绢丝状或珍珠状。微透明。硬度2-2.5。比重1.8-1.9。

生态环境:常生于长石及粗面岩内。

资源分布:产于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新疆、西藏等地。

性状鉴别:性状鉴别 本品多呈不规则块状。淡黄色。微透明;绢丝光泽或珍珠光泽。体较轻,硬度近于指甲。微有铁锈气,味咸、酸,微涩。以色淡黄、有光泽、无杂质者为佳。

性味:酸;涩;咸;寒;有毒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内服:研末,每次0.5g;入丸、散。

功效与作用:解毒杀虫;敛疮。主痔瘘;恶疮;疥癣;耳出脓

各家论述:1.《唐本草》:疗疮生肉。
2.《海药本草》:主野鸡瘘痔,恶疮疥癣等痰。
3. 李杲:治阳明风热牙疼。
4.《海药本草》:《广州志》云:金线矾生波斯国,打破内有金线文者为上,多入烧家用。
5.《纲目》:黄矾出陕西,瓜州、沙州及舶上来者为上,黄色状如胡桐泪。人于绿矾中拣出黄色者充之,非真也。波斯出者,打破中有金丝文,谓之金线矾,磨刀剑显花文。《丹房镜源》云:五色山脂,吴黄矾也。

用药禁忌:本品多作外用,内服宜慎,不可多服久服。

归经:肝;大肠经

出处:1.《海药本草》:金线矾,《广州志》云,生波斯国。打破内有金线纹者为上。
2.《纲目》:黄矾,出陕西。瓜州、沙外及舶上来者为上。黄色状如胡桐泪,人于绿矾中拣出黄色者充之,非真也。

附方:①治痔瘘肿痛,脓血不止: 黄矾三两,乌蛇六两(酒浸,去骨、皮,炙令黄),黄耆三两(锉),枳壳二两(麸炒微黄,去瓤),骆驼胸前毛三两半(烧灰)。 上药捣罗为未,炼蜜和捣三、二百杆,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煎黄耆汤下二十丸。(《圣惠方》黄矾丸) ②治小儿盯耳出脓水: 黄矾半两,乌贼鱼骨一分,黄连一分(去须)。上药捣罗为末,绵裹如枣核大,塞耳中,日三易之。 (《圣惠方》黄矾散) ③治妇人颊上疮,瘥后每年又发: 黄矾石二两(烧令汁尽),胡粉一两,水银一两半。捣筛矾石,胡粉更筛,先以片许猪脂,于瓷器内熟研水银令消尽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多呈不规则块状。淡黄色。微透明;绢丝光泽或珍珠光泽。体较轻,硬度近于指甲。微有铁锈气,味咸、酸,微涩。以色淡黄、有光泽、无杂质者为佳。

注意:本品多作外用,内服宜慎,不可多服久服。

摘录出处③:

摘录:《辞典》

别名:金线矾(《海药本草》),鸡矢矾(《本草蒙筌》)。

药材基源:为硫酸盐类矿物黄矾的矿石。

原形态:单斜晶系。结晶者不多见,常为细小纤维状之集合体。颜色淡黄。光泽呈绢丝状或珍珠状。微透明。硬度2~2.5。比重1.8~1.9。常产于长石及粗面岩内。

性味:《海药本草》:味咸酸涩,有毒。

用法用量:外用:煅研细末撒或调敷。内服:入丸剂。

功效与作用:治痔瘘、恶疮、疥癣。
①《唐本草》:疗疮生肉。
②《海药本草》:主野鸡瘘痔,恶疮疥癣等疾。
③李杲:治阳明风热牙疼。

出处:《唐本草》

附方:①治痔瘘肿痛,脓血不止:黄矾三两,乌蛇六两(酒浸,去骨、皮,炙令黄),黄耆三两(锉),枳壳二两(麸炒微黄,去瓤),骆驼胸前毛三两半(烧灰)。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煎黄耆汤下二十丸。(《圣惠方》黄矾丸)
②治小儿耳出脓水:黄矾半两,乌贼鱼骨一分,黄连一分(去须)。上药捣罗为末,绵裹如枣核大,塞耳中,日三易之。(《圣惠方》黄矾散)
③治妇人颊上疮,瘥后每年又发:黄矾石二两(烧令汁尽),胡粉一两,水银一两半。捣筛矾石,胡粉更筛,先以片许猪脂,于瓷器内热研水银令消尽,更加猪脂,并矾石、胡粉,和使粘稠,洗面疮以涂之,又别熬胡粉令黄,涂膏讫,则薄此粉。(《补缺肘后方》)
④治急疳蚀齿断,唇口坏烂肿痛:黄矾、青矾、白矾(烧令汁尽)、白狗粪灰、莽草、雄黄(细研)各半两,石胆(细研)、莨菪子(炒令黑)、干地龙(微炒)、人粪灰各一分,麝香一钱(研细)。上药捣罗为末,都研令匀。先以盐浆水漱口三两度,于上点之,日三用,有涎勿咽。(《圣惠方》黄矾散)
⑤治妒精疮:黄矾、青矾、麝香。上三味等分,为末,小便后敷上,不过三度。(《千金方》)

摘录出处④:

摘录:《中药大辞典》

别名:金线矾、鸡矢矾、鸡屎矾

英文名:Fibroferrite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brofessite

药材基源:为硫酸盐类矿物黄矾的矿石。

化学成分:主要含硫酸铁;自绿矾中拣取者,主为碱式硫酸铁或硫酸铁。

汉语拼音:Huánɡ Fán

原形态:单斜晶系。结晶者不多见,常为细小纤维状之集合体。颜色淡黄。光泽呈绢丝状或珍珠状。微透明。硬度2-2.5。比重1.8-1.9。

生态环境:常生于长石及粗面岩内。

资源分布:产于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新疆、西藏等地。

性状鉴别:性状鉴别 本品多呈不规则块状。淡黄色。微透明;绢丝光泽或珍珠光泽。体较轻,硬度近于指甲。微有铁锈气,味咸、酸,微涩。以色淡黄、有光泽、无杂质者为佳。

性味:酸;涩;咸;寒;有毒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内服:研末,每次0.5g;入丸、散。

功效与作用:解毒杀虫;敛疮。主痔瘘;恶疮;疥癣;耳出脓

各家论述:1.《唐本草》:疗疮生肉。
2.《海药本草》:主野鸡瘘痔,恶疮疥癣等痰。
3. 李杲:治阳明风热牙疼。
4.《海药本草》:《广州志》云:金线矾生波斯国,打破内有金线文者为上,多入烧家用。
5.《纲目》:黄矾出陕西,瓜州、沙州及舶上来者为上,黄色状如胡桐泪。人于绿矾中拣出黄色者充之,非真也。波斯出者,打破中有金丝文,谓之金线矾,磨刀剑显花文。《丹房镜源》云:五色山脂,吴黄矾也。

用药禁忌:本品多作外用,内服宜慎,不可多服久服。

归经:肝;大肠经

出处:1.《海药本草》:金线矾,《广州志》云,生波斯国。打破内有金线纹者为上。
2.《纲目》:黄矾,出陕西。瓜州、沙外及舶上来者为上。黄色状如胡桐泪,人于绿矾中拣出黄色者充之,非真也。

附方:①治痔瘘肿痛,脓血不止: 黄矾三两,乌蛇六两(酒浸,去骨、皮,炙令黄),黄耆三两(锉),枳壳二两(麸炒微黄,去瓤),骆驼胸前毛三两半(烧灰)。 上药捣罗为未,炼蜜和捣三、二百杆,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煎黄耆汤下二十丸。(《圣惠方》黄矾丸) ②治小儿盯耳出脓水: 黄矾半两,乌贼鱼骨一分,黄连一分(去须)。上药捣罗为末,绵裹如枣核大,塞耳中,日三易之。 (《圣惠方》黄矾散) ③治妇人颊上疮,瘥后每年又发: 黄矾石二两(烧令汁尽),胡粉一两,水银一两半。捣筛矾石,胡粉更筛,先以片许猪脂,于瓷器内熟研水银令消尽,更加猪脂,并矾石、胡粉,和使粘稠,洗面疮以涂之,又别熬胡粉令黄,涂膏讫,则薄此粉。 (《补缺肘后方》) ④治急疳蚀齿,唇口坏烂肿痛: 黄矾、青矾、白矾(烧令汁尽)、白狗粪灰、莽草、雄黄(细研)各半两,石胆(细研)、莨菪子(炒令黑)、干地龙(微炒)、入粪灰各一分,麝香一钱(研细)。上药捣罗为末,都研令匀。先以盐浆水漱口三两度,于上点之,日三用,有涎勿咽。(《圣惠方》黄矾散) ⑤治妒精疮: 黄矾、青矾、麝香。上三味等分,为末,小便后敷上,不过三度。(《千金方》)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多呈不规则块状。淡黄色。微透明;绢丝光泽或珍珠光泽。体较轻,硬度近于指甲。微有铁锈气,味咸、酸,微涩。以色淡黄、有光泽、无杂质者为佳。

注意:本品多作外用,内服宜慎,不可多服久服。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黄矾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