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叶的功效_柑叶的用量和禁忌_柑叶的性味归经

中药材 柑叶

汉语拼音:Gān Yè 性味:辛;苦;平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柑叶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柑叶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辞典》

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茶枝柑或瓯柑等多种柑类的叶。

性味:本草求原》:苦,平,无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捣汁。外用:捣烂炒热熨或捣汁滴患处。

功效与作用:《本草求原》:治胸膈逆气,行肝胃滞气,消肿散毒。消乳痈、乳吹、乳岩、胁痛。行经。

出处:《纲目》

附方:①治伤寒胸痞:柑叶捣烂,和面熨。(《本草求原》)
②治肺痈:柑叶,绞汁一盏服,吐出脓血愈。(《本草求原》)
③治耳流水或脓血:柑树叶嫩头七个,入水数滴,杵取汁滴之。(《蔺氏经验方》)

摘录出处③:

摘录:《中药大辞典》

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茶枝柑或瓯柑等多种柑类的叶。

化学成分:蕉柑叶中含维生素C-187毫克%。

汉语拼音:Gān Yè

性味:《本草求原》:"苦,平,无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捣汁。外用:捣烂炒热熨或捣汁滴患处。

功效与作用:《本草求原》:"治胸膈逆气,行肝胃滞气,消肿散毒。消乳痈、乳吹、乳岩、胁痛。行经。"

出处:《纲目》

附方:①治伤寒胸痞:柑叶捣烂,和面熨。(《本草求原》)

摘录出处④:

摘录:《中华本草》

英文名:mandarin orange leaf

药材基源: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茶枝柑Citrus chachiensis Hort.等多种柑类植物的叶。

化学成分:蕉柑叶中含维生素 C187mg%。

汉语拼音:Gān Yè

原形态:茶枝柑 小乔木,高2-3m。枝多叶密,针刺极少。叶互生,常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叶缘锯齿不明显,叶翼小而不明显。花小白色,萼片黄绿色,花瓣5。果实扁圆形或馒头形,纵径4.5-6cm,横径6.5-7cm,基部平或隆起,上有浅放射沟4-8条,顶部微凹;果皮易剥离,质松脆,白内层棉絮状,有香气;瓤囊11-12瓣;中心柱空虚,味酸甜;种子20余粒,卵圆形,淡黄褐色。果熟期12月中旬。

资源分布:主要分布于珠江三角洲一带,以新会、四会栽培最多。广州近郊也有栽培。

性味:辛;苦;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烂炒热熨;或捣汁滴耳。

功效与作用:行气宽胸;疏肝和胃;解毒消痈。主胸隔满闷;胁肋胀痛;经行不畅;膈痈;乳痈;乳岩

各家论述:《本草求原》 治胸隔逆气,行肝胃滞气,消肿散毒。消乳痈、乳吹、乳岩、胁痛、行经。

归经:脾;胃;肝经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附方:①治伤寒胸痞:根叶捣烂,和面熨。(《本草求原》)②治肺痈:柑叶,绞汁一盏服,吐出脓血愈。(《本草求原》) ③治耵耳流水或脓血:柑树叶嫩头七个,入水数滴,杵取汁滴之。(《蔺氏经验方》)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柑叶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

发表回复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