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齿的功效_鲤鱼齿的用量和禁忌_鲤鱼齿的性味归经

中药材 鲤鱼齿

汉语拼音:Lǐ Yú Chǐ 性味:咸,寒。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鲤鱼齿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鲤鱼齿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辞典》

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鲤鱼的牙齿。

功效与作用:《别录》:主石淋。

出处:《别录》

附方:①治卒淋:鲤鱼齿烧灰,酒服方寸匕。(《养生必用方》)
②治小便不通:鲤鱼齿烧灰,末,酒服方寸匕,日三。(《千金方》)

摘录出处③:

摘录:《中药大辞典》

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鲤鱼的牙齿。

汉语拼音:Lǐ Yú Chǐ

功效与作用:《别录》:"主石淋。"

出处:《别录》

附方:①治卒淋:鲤鱼齿烧灰,酒服方寸匕。(《养生必用方》)

摘录出处④:

摘录:《中华本草》

英文名:Carp tooth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prinus carpio Linnaeus.

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鲤的牙齿。

采收和储藏:杀残鲤鱼,取其齿,洗净,晾干。

汉语拼音:Lǐ Yú Chǐ

原形态:鲤鱼,体呈纺锤形,侧扁,腹部圆。吻钝。口端位,呈马蹄形。须2对。眼小,位于头纵轴的上方。下咽齿3行,内侧的齿呈臼齿形。鳞大,侧线鳞33-39。鳃耙一般为18-22。背鳍3,15-21,第3硬刺坚强,后缘有锯齿。 臀鳍3,5。第3硬刺后缘也有锯齿。身体背问号 纯黑色,侧线的下方近金黄色,腹部淡白色。背、尾鳍基部微黑,雄鱼尾鳍和臀鳍橙红色。

生态环境:多栖息于江河、湖泊、水库、池沼的松软底层和水草丛生处。

资源分布:除西藏以外,各省市、自治区均有分布。

性味:咸,寒。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0.3-1g。

功效与作用:利水通淋。主淋证;小便不通

各家论述:《别录》:主石淋。

归经:肾,膀胱经。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附方:①治卒淋:鲤鱼齿烧灰,酒服方寸匕。(《养生必用方》)②治小便不通:鲤鱼齿烧灰,末,酒服方寸匕,日三。(《千金方》)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鲤鱼齿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

发表回复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