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叶的功效_李树叶的用量和禁忌_李树叶的性味归经

中药材 李树叶

汉语拼音:Lǐ Shù Yè 别名:卢会、讷会、象胆、奴会、劳伟 性味:味苦;性寒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李树叶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李树叶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辞典》

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李的叶。

性味:①《日华子本草》:平,无毒。
②《纲目》:甘酸,平,无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外用:煎水洗浴或捣汁涂。

功效与作用:治小儿壮热,惊痫,水肿,金疮。
①《日华子本草》:治小儿壮热,Z疾,惊痫,作浴汤。
②《滇南本草》:治金疮水肿。
③《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镇咳。

出处:《日华子本草》

附方:①治少小身热:李叶以水煮,去滓,浴儿。(《千金方》李叶汤)
②治恶刺:李叶、枣叶捣绞取汁,点之。(《千金方》)

摘录出处③:

摘录:《中药大辞典》

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李的叶。

汉语拼音:Lǐ Shù Yè

性味:①《日华子本草》:"平,无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外用:煎水洗浴或捣汁涂。

功效与作用:治小儿壮热,惊痫,水肿,金疮。

出处:《日华子本草》

附方:①治少小身热:李叶以水煮,去滓,浴儿。(《千金方》李叶汤)

摘录出处④:

摘录:《中华本草》

别名:卢会、讷会、象胆、奴会、劳伟

英文名:Aloes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loe vera L.2.Aloe vera L. var. chinensis (Haw.) Berg.[A. barbadensis Mill. Var. chinensis Haw.;A.chinensis(Haw.)Bak.]3.Aloe ferox Mill.

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库拉索芦荟、斑纹芦荟、好望角芦荟的叶汁经浓缩的干燥品。

采收和储藏:种植2-3年后即可收获,将中下部生长良好的叶片分批采收。将采收的鲜叶片切口向下直放于盛器中,取基流出的液汁干燥即成。也可将叶片洗净,横切成片,加入与叶片同等量的水,煎煮2-3h,过滤,将过滤浓缩成粘稠状,倒入模型内烘干或曝晒干,即得芦荟膏。

化学成分:李树叶含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木犀草素-7-O-葡萄糖甙(luteolin-7-O-glucoside),洋槐甙(robinin),槲皮素(quercetin),芸香甙(rutin),槲皮素-3,7-O-二葡萄糖甙(quercetin-3,7-O-diglucoside)。

汉语拼音:Lǐ Shù Yè

原形态:1.库拉索芦荟,多年生草本。茎极短。叶簇生于茎顶,直立或近于直立,肥厚多汁;呈狭披针形,长15-36cm,宽2-6cm,先端长渐尖,基部宽阔,粉绿色,边缘有刺状小齿。花茎单生或稍分枝,高60-90cm;总状花序疏散;花点垂,长约2.5cm,黄色或有赤色斑点;花被管状,6裂,裂片稍外弯;雄蕊6,花药丁字着生;雌蕊1,3室,每室有多数胚珠。蒴果,三角形,室背开裂。花期2-3月。
2.斑纹芦荟,多年生草本。根系段状。茎短或无茎。叶簇生,螺旋状排列,直立,肥厚;叶片狭披针形,长10-20cm,宽1.5-2.5cm,厚5-8mm,先端渐尖,基部阔而包茎,边缘有刺状小齿,下有斑纹。花茎单生或分枝,高60-90cm;总状花序疏散;花梗长约2.5cm;花黄色或有紫色斑点,具膜质苞片;花被筒状,6裂,裂片稍向外弯;雄蕊6,有时突出,花药2室,背部着生;子房上位,3室,花柱线形。蒴果三角形,长约8mm。花期7-8月。
3.好望角芦荟,茎直立,高3-6m,叶30-50片,簇生于茎顶;叶片披针形,长达60-80cm,宽12cm,具刺,深绿色至蓝绿色,被白粉。圆锥状花序长60cm左右;花梗长约3cm;花被6,呈管状,基部连合,上部分离,微外卷,淡红色至黄绿色,带绿色条纹;雄蕊6,花药与花柱外露。蒴果。

资源分布:1.原产非洲北部地区,目前于南美洲的西印度群岛广泛栽培;我国亦有栽培。
2.我国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有栽培。
3.分布非洲南部地区。

性状鉴别:性状鉴别 呈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老芦荟显黄棕色、红棕色或棕黑色;质坚硬,不易破碎,断面蜡样,无光泽,遇热不易溶化。新芦荟显棕黑色而发绿,有光泽,粘性大,遇热易溶化;质松脆,易破碎,破碎面平滑而具玻璃样光泽;有显着的酸气,味极苦。
显微鉴别 ⑴老芦荟粉末 用乳酸粉(乳酸1份,酚1份,甘油2份混合)封片置显微镜下观察,团块表现有细小针状和粒状、短粒状结晶附着。放置24h,粉末稍微溶解,团块上的结晶仍清晰可见。
⑵新芦荟粉末 同上法制片,显微镜下观察团块表面无结晶附着。放置24h,粉末全

性味:味苦;性寒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或研末入胶囊,0.6-1.5g;不入汤剂。外用:适量,研末敷。

功效与作用:泻下;清肝;杀虫。主热结便秘;肝火头痛;目赤惊风;虫积腹痛;疥癣;痔瘘;解巴豆毒

各家论述:1.《药性论》:杀小儿疳蛔。主吹鼻杀脑疳,除鼻痒。
2.《海药本草》:主小儿诸疳热。
3.《开宝本草》:主热风烦闷,胸膈间热气,明目镇心,小儿癫痫惊风,疗五疳,杀三虫及痔病疮痿。解巴豆毒。
4.《本草图经》:治湿痒,搔之有黄汁者;又治NI齿。
5.《得配本草》:散瘰疬,治惊痫,利水除肿。
6.《本草再新》:治肝火,镇肝风,清心热,解心烦,止渴生津,聪耳明目,消牙肿,解火毒。7.《现代实用中药》:为峻下药,有健胃通经之效。
8.《本草经疏》:芦荟,寒能除热,苦能泄

用药禁忌:1.孕妇忌服。
2.《本草经疏》:凡儿脾胃虚寒作泻及不思食者禁用。

归经:肝;大肠经

出处:出自《开宝本草》。
1.《南海药谱》:芦荟,树脂也,《本草》不细委之,谓是象胆,殊非也。
2.《开宝本草》:卢会,俗呼为象胆,盖以其味苦如胆故也。
3.《南方主要有毒植物》:芦荟,全株的水液有毒。中毒症状:多食引起剧烈腹痛和腹泻。孕妇会流产。解救方法:洗胃;服蛋清及活性炭。对症治疗:适时使用镇痛剂。孕妇禁用吗啡。注意保胎:注射黄体酮及维生素E等。

附方:1.当归龙荟丸(《丹溪心法》),治肝胆实火之眩晕,胁痛,惊悸,抽搐,谵语发狂,便秘溲赤。2.芦荟消疳饮(《外科正宗》),治小儿走马牙疳,身热气粗,牙龈腐烂,气味作臭,甚则穿腮破唇者。3.芦荟肥儿丸(《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治小儿肝疳,面目爪甲皆青者,其人目生眵泪,隐涩难睁,腹大青筋,身体赢瘦,燥渴烦急,粪青如苔。4.芦荟丸(《太平圣惠方》),治小儿疳积,面目萎黄,头发成穗,鼻痒口干,脘腹虚胀,青筋暴露,四肢壮热。5.芦荟丸(《普济方》),治伤中,赤白带下。6.芦荟丸(《外科正宗》),治下疳溃烂作痛,

性状:叶大多皱缩,有的破碎。完整叶片呈椭圆状披针形或椭圆状倒卵形,长6-10cm,宽3-4cm,边缘有细钝的重锯齿,上下两面均为棕绿色,上面中脉疏生长毛,下面脉间簇生柔毛。叶柄长1-2cm,上有数个腺点。质脆易碎,气微,味淡。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李树叶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

发表回复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