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兰的功效_风兰的用量和禁忌_风兰的性味归经

中药材 风兰

汉语拼音:Fēnɡ Lán 别名:净瓶、石芭蕉、大果上叶、牛骨棒 性味:味甘;性凉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风兰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风兰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出处③:

摘录:《中华本草》

别名:净瓶、石芭蕉、大果上叶、牛骨棒

药材基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须唇贝母兰的全草或假鳞茎

汉语拼音:Fēnɡ Lán

原形态:须唇贝母兰,多年生草本,高40-50cm。根茎横生,假鳞茎直立于根茎节部,卵形,有棱。顶端生叶2枚;叶带状,长5-7cm,宽1.5-2cn。花葶生于假鳞茎顶端,细长下垂,基部具几枚覆瓦状排列的苞片,苞状卵形,早落。花白色,直径可达7cm,中萼片和侧萼片狭卵形,花瓣条状,唇瓣具褐色斑点,长2.5-6cm,宽2.2-3.5cm,3裂,中裂片边缘成须毛状,唇盘上具2-3条纵的脊状褶片,褶片边缘须毛状。

资源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岩石上或岩坎中。

性味:味甘;性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

功效与作用:清热利咽;活血止痛。主肺热咳嗽;咽喉疼痛;疝气;跌打损伤

出处:凤兰载于《植物名实图考》群芳卷,曰:“风兰一名净瓶,生云南临安。模根,根上先生绿实,大如甜瓜,有棱,形似田家磷碌。实上生长柄,二叶,叶阔寸许,光润无暇,中抽茎开花,先有黄箨,箨折落而花见,色浩浩如雪兰。中二瓣窄细,舌有黄粉,边茸茸如剪绒,茎花欹弱,翩翩欲舞,悬之风中不萎。”并有附图。文中所述“绿实”系指绿色的假鳞茎,“黄箨”当为黄色的苞片,舌“边茸茸”是指唇瓣边缘须毛状。结合附图和产地,应为须唇贝

摘录出处④: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风兰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

发表回复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