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淡竹壳

汉语拼音:Dàn Zhú Ké 别名:淡竹箨(《纲目拾遗》) 性味:甘;淡;寒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淡竹壳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淡竹壳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中华本草》

别名:淡竹箨

英文名:Sheaths of Henon Bamboo shoot

药材基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箨叶。

汉语拼音:Dàn Zhú Ké

原形态:1.淡竹 植株木质化,呈乔木状。竿高6-18m,直径5-7cm,成长后仍为绿色,或老时为灰绿色,竿环及箨环均甚隆起。箨鞘背面无毛或上部具微毛,黄绿至淡黄色而具有灰黑色之斑点和条纹;箨耳及其繸毛均极易脱落;箨叶长披针形,有皱折,基部收缩;小技具叶1-5片,叶鞘鞘口无毛;叶片深绿色,无毛,窄披针形,宽1-2cm,次脉6-8对,质薄。穗状花序小技排列成覆瓦状的圆锥花序;小穗含2-3花,顶端花退化,颖工或2片,披针形,具微毛;外稃锐尖,表面有微毛;内稃先端有2齿,生微毛,长12-15mm;鳞被数目有变化,3至1枚或缺如,披钍形,长约3mm;花药长7-10mm,开花时,以具有甚长之花丝而垂悬于花外;子房呈尖卵形,顶生一长形之花柱,两者共长约7mm,柱头3枚,各长约smm,呈帚刷状。笋期4-5月,花期10月至次年5月。 2.青竿竹 植株木质化,呈乔木状。植株丛生,无刺。竿直立或近直立,高达15m,径约6cm。顶端不弯垂,竿的节上分枝较多;节间圆柱形,竿的节间和箨光滑无毛。 3.大头典竹 植株木质化,是乔木状。竿高达15m。多少有些作之字形折曲,幼竿被毛和中部以下的竿节上通常具毛环,节间通常较短;箨鞘背部疏被黑褐色、贴生前向刺毛;释片基部较狭;释舌较长,长约5mm;小穗通常呈麦秆黄色;内稃背部被柔毛,脊上具较长而密的缘毛。叶鞘通常被毛;叶舌较长以及外稃背面被疏柔毛。花期3-5月,笋期6-7月。

资源分布:生态环境:1.淡竹通常栽植于庭园。 2.青竿竹多生于平地、丘陵。 3.大头典竹生于山坡、平地工路旁。

性味:甘;淡;寒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烧灰研末点眼。

功效与作用:明目退翳。主目翳

各家论述:《纲目拾遗》:能去目翳,功同熊胆。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附方:治翳:淡竹壳不拘多少,以布拭去毛,烧灰存性,每药一钱,加麝香三、五厘,同擂细末,点在翳上。(《一草亭目科全书》此君丹)

摘录出处③:

摘录:《中药大辞典》

别名:淡竹箨(《纲目拾遗》)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之箨。

汉语拼音:Dàn Zhú Ké

功效与作用:《纲目拾遗》:"能去目翳,功同熊胆。"

出处:《纲目拾遗》

附方:治翳:淡竹壳不拘多少,以布拭去毛,烧灰存牲,每药一钱,加麝香三、五厘,同擂细末,点在翳上。(《一草亭目科全书》此君丹)

摘录出处④:

摘录:《辞典》

别名:淡竹箨(《纲目拾遗》)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之箨。

功效与作用:《纲目拾遗》:能去目翳,功同熊胆。

出处:《纲目拾遗》

附方:治翳:淡竹壳不拘多少,以布拭去毛,烧灰存牲,每药一钱,加麝香三、五厘,同擂细末,点在翳上。(《一草亭目科全书》此君丹)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淡竹壳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