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血藤的功效_红血藤的用量和禁忌_红血藤的性味归经

中药材 红血藤

汉语拼音:Hónɡ Xuè Ténɡ 别名:华密花豆、血格龙。 性味:味甘;性温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红血藤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红血藤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出处③:

摘录:《中华本草》

别名:华密花豆、血格龙。

英文名:Chinese Spatholobus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patholobus sinensis Chun et T.Chen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红血藤的茎藤。

采收和储藏:全年或秋、冬季采收,洗净,切片,晒干。

汉语拼音:Hónɡ Xuè Ténɡ

原形态:红血藤 攀援灌木。枝初时紫褐色,略被柔毛,后为灰色,无毛,具密集的线纹。三出复叶,革质;叶柄长2-5cm,纤细,基都膨大,被毛;托叶钻状,长3mm,宿存;小叶片长圆状椭圆形,顶生小叶长5-8cm,宽2-3cm,侧生小叶略小,先端骤缩为钝尖头,基部圆形或阔钝形,上面无毛,老时有光泽,背面被糙伏毛。圆锥花序腋生,密被褐色糙伏毛,长8-10cm,小苞片2,钻状,长lmm,花长7-8mm,稍密集,花梗长3-4mm,被毛;萼钟状,外被短柔毛,5裂,裂齿卵形;花冠紫红色,各瓣均具细长爪,旗瓣扁圆形,光瑞凹,翼瓣倒卵状长椭圆形,具向下的耳,龙骨瓣长椭圆形,无耳;子房线状长椭圆形,被糙伏毛,花柱无毛。荚果无柄,斜长圆形,长7-9cm,中部以下宽2-2.3cm,上部较狭,果瓣薄具细网脉,被褐色长柔毛,背缝密被绒毛;种子长椭圆形,扁平,长约3cm,种皮黑色。

生态环境:生于山谷密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

性状鉴别:性状鉴别 茎呈圆柱形,稍弯曲,直径3.3-4.0cm,表面灰棕色,具明显纵沟及细密横向环纹,皮孔疣状凸起,圆点状或椭圆形,较小,质坚,难折断,折断面呈不规则裂片状,横切面皮部分泌物呈黑棕色,木部红棕色,木薄壁组织色较深,波状排列成层,导管孔洞状,不规则排列,髓细小,气微,味淡。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木栓细胞,细胞外壁较厚,木化,内充满深棕色物质。皮层窄,10数列细胞,棕色;石细胞群众多,几连成环带,中柱鞘为连续的石细胞环带,其中夹杂少数纤维束;环带两侧有的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含晶细

性味:味甘;性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功效与作用:补血;活血。主贫血;闭经;有经不调;筋骨疼痛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茎藤用作鸡血藤的代用品。

归经:肝经

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

性状:性状鉴别 茎呈圆柱形,稍弯曲,直径3.3-4.0cm,表面灰棕色,具明显纵沟及细密横向环纹,皮孔疣状凸起,圆点状或椭圆形,较小,质坚,难折断,折断面呈不规则裂片状,横切面皮部分泌物呈黑棕色,木部红棕色,木薄壁组织色较深,波状排列成层,导管孔洞状,不规则排列,髓细小,气微,味淡。

摘录出处④: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红血藤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

发表回复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