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阳虚:( pishenyangxu )

脾肾阳虚症状_脾肾阳虚怎么治疗_吃什么药?-医学资源分享网

别名:
慢性肠炎
,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
慢性痢疾
,
慢性肾炎
,
肝硬化腹水

下面是关于脾肾阳虚的中医介绍、病因病机、类证、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分析,请您查阅参考:

简介:
多因劳倦内伤,忧思伤脾,运化失职,久泻、久痢不止,而致脾病及肾,脾肾两虚;或黄疸、积聚等病日久,脾肝俱病而及肾;或水肿日久,导致脾肾阳虚,阴寒内盛,水邪泛滥。
病机:
多因劳倦内伤,忧思伤脾,运化失职,久泻、久痢不止,而致脾病及肾,脾肾
两虚;或黄疸、积聚等病日久,脾肝俱病而及肾;或水肿日久,导致脾肾阳虚,阴寒内盛,水邪泛滥。其病位在脾、肾。性质属于虚证、寒证,或本虚标实之证。常见于泄泻、痢疾、水肿、虚劳、臌胀等病证中。
治疗:
治疗法则:  温补脾肾。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1)附子理中汤加味:熟附片6克、党参12克、白术10克、干姜6克、肉豆蔻10克、茯苓12克、甘草8克。本方宜于久泻、久痢或阳虚臌胀者。(2)真武汤加味:茯苓15克、白术10克、炮附子、白芍、怀牛膝、巴戟天、泽泻各10克、车前子15克。本方宜于阳气虚衰而水邪停聚者。以上方药,水煎煮,取汁250~300毫升,分2~3次温服,每日1剂。
2.加减变化:泄泻日久,多在黎明之前,腹痛肠鸣,泻后稍安者,可于方(1)加补骨脂l0克、吴茱萸10克、五味子6克,以增强温肾暖脾止泻之功。久痢不愈,下痢稀薄而带有白冻,口淡不渴者于方(1)中加茯苓30克、肉豆蔻10克;若下痢滑脱不禁者可再加诃子10克、罂粟壳6克、赤石脂15克、广木香10克;久痢脱肛者可用方(1)合用补中益气汤。若水臌胀满,小便短少者于方(1)加泽泻l0克:猪苓、车前子各12克、牛膝10克、肉桂6克。若面浮肢肿,腰以下尤甚,四肢逆冷者,用方(2)加肉桂6克;尿多清长,夜尿频数者,用方(2)去泽泻、车前子,加菟丝子、补骨脂各10克。
(二)外敷药物
1.甘遂末30克、面粉60克,以水调匀作饼,取冰片1克放于饼上,贴敷于中极穴,冷敷、热敷交替进行30分钟。
2,葱白60克捣烂加蜂蜜适量,调匀作饼,取麝香0.3克放于饼上,贴于中极或关元穴处。上二方均有通利小便的作用,适于水肿、臌胀患者。
3.将大蒜捣烂,贴敷于足心或脐中,适于久泻、久痢者。
(三)灌肠疗法1.锡类散、云南白药、生肌散各1克,溶于100毫升的温水之中,保留灌肠,每日1次,适于久痢不愈者。2.儿茶粉4~10克加温生理盐水40~100毫升,保留灌肠,每日1次,15天为1疗程,适于久泻者。
(四)饮食疗法
(1)山药鸡子黄粥:淮山药粉30克,以凉开水调入锅内,置于炉上,不停地用筷子搅之,待2、3沸即成粥,加入熟鸡蛋黄3枚调食。适用于久泻者。
(2)山药扁豆粥:白扁豆15克、白米30克,先煮烂熟,再加去皮切成片的鲜山药30克,煮成粥状加糖。适用于久泻、痢者。
(3)鲫鱼羹:大净鲫鱼1条,将大蒜2瓣、胡椒3克、小茴香3克、陈皮、砂仁、荜茇各3克,葱盐适量,放入鱼肚中,然后缝合煮熟作羹。适于久痢者。
(4)黑豆鲤鱼汤:净鲤鱼一尾,将黑豆30~50克放于鱼肚中,缝合后用水煮至鱼烂豆熟成浓汁,不拘时间而饮之。适于水肿、臌胀者。
(5)赤小豆100~150克、冬瓜500克,一并煮汤服之。适于水肿者。
施治要点:
(一)本证为脾阳不足,肾阳虚衰的复合证候。或脾病及肾,或肾病及脾,其治疗当温补脾肾,所谓“脾肾法宜兼补”,“肾虚宜补,当更扶脾,即欲壮脾,不忘养肾可耳”。不过,若由脾及肾者,可以补脾为主,而由肾及脾者,以补肾为主,同时兼补脾或肾。附子理中汤复以右归丸加减即为其主要的代表方剂。
(二)本证临床所表现之久泻、久痢,多系虚寒之证。脾肾阳虚,关门不固,在治疗上不仅需温补脾肾,还要收涩固脱,加用酸味止涩之品,如诃子、罂粟壳、五味子、赤石脂等。更不可因其泻痢,泛用分利之品,以防渗利太过,重伤阴液。
(三)脾肾阳虚之水肿、臌胀,乃疑难重症,其病性多为虚实挟杂,寒热错综之候,由于病情复杂,必须根据标本缓急而论治,攻泻先后步骤要安排得法。虽温补脾肾,化气利水为其大法,但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或攻补兼施,当以病情的虚实进退而定,不可生搬硬套,印定眼目。
针灸:
1.针剂:(1)取穴中脘、天枢、足三里,配脾俞、肾俞、关元俞、命门等,用补
法,并可加灸。适于久泻、久痢者。(2)取穴脾俞、肾俞、足三里、水分等,用泻法,并可加灸。适于水肿、臌胀者。
2.耳针:(1)取穴脾、肾、肝、皮质下、膀胱、腹、大肠等,每次2~3穴,双侧
均针刺,用中等刺激,隔日1次,10日为1疗程。适于水肿、臌胀者。(2)取穴小肠、大肠、胃、脾、肝、肾、交感、神门等,每次取3~5穴,用轻刺激,留针5~10分钟,隔日1次。适于久泻、痢者。
3.拔火罐:用口径6厘米中型火罐,于肚脐处(相当于神厥穴,包括天枢穴处),
拔1罐,隔1天或隔4天1次。适于阳虚泄泻清稀或完谷不化者。
推拿:
(1)用沉着缓侵的一指推拿法。由患者中脘处慢慢地向下移动至气海、关元等穴处,反复数次。再指按、揉中脘、天枢、气海及足三里穴。(2)患者俯卧,仍以一指推拿法,由脾俞至胃、肾、大肠俞处,揉长强,(3)患者取坐势,拿肩并及曲池、
合谷等穴。本法适用干脾胃阳虚之泄泻者。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