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症:( gentongzheng )

跟痛症症状_跟痛症怎么治疗_吃什么药?-医学资源分享网

别名:
足跟痛

下面是关于跟痛症的西医介绍、病因病机、类证、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分析,请您查阅参考:

简介:
足跟部承重时疼痛,称跟痛症。
病因:
引起足跟部疼痛的病因很多,常见的有跟骨骨骺炎、类风湿或reiter病的跟骨炎、跖筋膜炎、跟骨结节滑囊炎等。其中以后两者较常见。
临床上可根据不同年龄期不同原因分为:(1)青少年或儿童跟骨痛的主要原因是跟骨骨骺缺血性坏死,亦称跟骨骨骺炎。好发于幼年跟骨的两次骨化中心,即跟骨的骨骺。发病原因可能为外伤后局部缺血,骨骺继发坏死所致。物理或化学刺激也可诱发本病。
(2)青年或中年人跟骨痛的主要原因是类风湿性跟骨炎或relter病。
(3)老年人的跟骨痛多因跖筋膜炎、跟骨结节滑囊炎及跟部脂肪垫变性所引起。
人群:
好发于40~60岁的中年或老年人。
发病机理:
足跟是人体负重的主要部分,而足的纵弓是承力的主要结构。足的纵弓由跟、距、舟、第一楔骨和第一跖骨组成。维持足纵弓的"弦",即跖腱膜,起自跟骨跖面结节,向前伸展沿跖骨头面附着于五个足趾的骨膜。在正常步态中,体重下压之重拉力,均可集中于跟骨跖面结节。从解剖上看,跟下部皮肤增厚,在皮肤和跟骨之间有弹性脂肪组织存在,称为脂肪垫或跟垫。足底部这种由弹性组织包围脂肪形成的无数小房,在人体负重时起到一个重要的缓冲作用。在跟垫与跟骨之间有跟下滑囊存在。另外,在跟腱止点的前、后部和前下部,各有微小的滑囊,以保持跟腱免受损伤。上述各种解剖结构和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随着机体素质的下降、长期慢性的劳损,以及持久站立、行走及运动的刺激,均可使滑囊囊壁充血、肥厚、囊腔积液;跖腱膜附着点处产生充血性渗出、钙化性改变;脂肪垫充血、肥厚;跟腱附着点处或跟腱纤维撕裂、组织渗出;跟骨亦出现退引性改变。从而产生各种跟骨周围痛症表现。临床上一般分为三大类:①跟后痛,包括跟后滑囊炎、跟腱止点撕裂伤、类风湿性跟骨炎;②跟下痛,主要有跖腱膜炎,跟骨下滑囊炎、跟骨脂肪垫炎;③跟骨病,如跟骨骨髓炎、骨结核、骨肿瘤。跟骨病不属本条范畴。
诊断依据:
年龄、疼痛部位、压痛点、x线检查是诊断与鉴别诊断跟痛症必不可少的因素,再结合疼痛性质就不难对其作出明确诊断。
老年人的跟痛症多因跖腱膜炎、跟骨下滑囊炎、跟骨脂肪垫炎引起,而以跖腱膜炎发病率最高。后者依据疼痛的性质及特点易诊断。青、中年跟痛症的主要原因是类风湿性跟骨炎,此病可依据实验室检查而确诊。青少年或儿童跟痛症的主要原因是跟骨骨骺缺血性坏死。x线片可帮助诊断。
体征:
一、跟后滑囊炎:
1.跟腱附着部肿胀、走路时因鞋的摩擦疼痛加重。
2.跟骨后上方有软骨样隆起。
3.表面皮肤增厚,皮色略红,触之有囊性感,压痛阳性。
二、跟腱止点撕裂伤:
1.跟腱附着处疼痛、肿胀、压痛。
2.足尖着地无力。
3.足跖屈抗阻力试验阳性。
三、类风湿性跟骨炎:
1.跟后部及跟底部肿胀、疼痛,不敢承重,跛行。
2.体温可升高,血沉增块,类风湿因子阳性。
四、跖腱膜炎:
1.站立或走路时,跟下疼痛,疼痛可沿跟骨内侧向前放散。
2.久卧、久坐后突然起立时引起疼痛加重,稍加活动后,疼痛反而减轻,但走路较多疼痛又加重。
3.压痛点在跟骨跖面结节处。
五、跟下滑囊炎及跟骨脂肪垫炎:
1.站立或走路时跟骨下面疼痛。
2.跟骨下方压痛。
3.按之有囊性感者为跟下滑囊炎,按之为肿胀性硬块感者为跟骨脂肪垫炎。但二者有时较难分清。
影响诊断:
x线检查:
一、跟后滑囊炎:部分患者可见踝关节后方的透亮三角区模糊或消失。
二、类风湿性跟骨炎:骨质疏松、足跟后部及底部软组织阴影增厚,骨皮质轻度破坏及增生。后期,跟骨后部有明显的浸润、增生及腐蚀性破坏,以致跟骨结节上部如鸡尾状,跖腱膜附着部形成巨大骨刺。
三、跖腱膜炎:部分患者可发现跟骨刺。但临床征象常与x线征象不符。
四、跟下滑囊炎及跟骨脂肪垫炎:x线检查有助于排除它疾。
治疗:
本病治疗应根据病因分别处理,如:
(1) 跟骨骨骺炎所致之跟骨痛,多数可自愈。早期应少承重,穿软底、软垫和有后跟的鞋。抬高足跟可使承重力线前移,减少足跟受压。同时采用足部热敷、物理治疗。
(2)类风湿性跟骨炎或reiter病所致之跟骨痛,除应用常规的抗风湿药物外,应垫高鞋跟,在鞋内用软垫止痛,必要时可用醋酸氟美松痛区封闭治疗,每周1次,可连用3—4次。骨质增生明显,影响走路及劳动,经保守治疗无效者可将增生的骨质切除。
(3)跖筋膜炎滑囊炎所致的跟骨痛,应少承重,减少站立及走路。穿软底或带软垫的鞋。患者还应减轻体重,局部热敷、理疗或用热水熏洗。经上述治疗无效者,可用地塞米松(氟美松)局部封闭,每周1次,可连用3—4次。经上述各种治疗无效者,可行跟骨骨刺周围炎症组织及滑囊切除术,或在跟骨外侧钻多数小孔,以减少骨内静脉压。
康复:
肾虚性跟痛症应指导患者进行床上功能锻炼,如膝、踝关节的屈伸锻炼,以增强下肢肌力。继之进行步行,逐渐加大运动的时间,使之恢复人体的正常功能和减少跟骨的疏松、筋骨的萎弱。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